窗簾銷售:主料賤輔料貴 “黃金比例”忽悠人

安居社 人氣:2.43W

窗簾是家居裝飾必不可少的飾品,可在漂亮的窗簾背後,卻有不良商家暗設的陷阱。7月21日,濟南市消費者協會發出警示,提醒消費者認清不良窗簾賣家的慣用伎倆,在購買時提高防範意識,以免落入彀中。

多用一倍布料才美觀?

一幅窗簾自然要有些褶皺才顯得美觀。而以做褶皺為名,極力宣傳所謂的1:2“黃金比例”,誘導消費者多買布料,已成為窗簾銷售行業的潛規則。

濟南市民張女士在二環東路購買了一套新居,裝修時,她來到一家窗簾商店,在購買客廳窗簾時,銷售窗簾的小姐告訴她要按照1:2的比例選擇布料,也就是說,張女士客廳窗戶3米長,需要按照6米的尺寸來購買窗簾布料。對此,商家給出的解釋是,多出的尺寸是做窗簾褶皺的,這樣的重疊會給人視覺美感。

聽了促銷員的話,張女士覺得有道理,而且回想一些賓館也是這樣做的,於是就照商家說的作出選擇。等張女士到鄰居家一看,發現同樣的窗戶,鄰居家的窗簾只用了4米布,效果也很好。這樣算下來,為了那些美麗的褶皺,孫女士多花了200多元。

記者走訪濟南多家布藝店發現,大部分商家都建議按照1:2的比例購買窗簾,即多買一倍的布料用做窗簾褶皺。而消費者出於美觀考慮,基本上都會接受這個建議。

而據業內人士介紹,窗簾褶皺比例並非固定不變,一般來說,窗簾褶皺按照1:1.5製作已經能夠達到好的效果,如果按1:2的比例購買窗簾,會造成材料浪費。

低價布引客輔料賺錢

許多消費者在挑選布料時會與商家展開激烈的討價還價,一些窗簾店為了吸引顧客,往往會順水推舟,選擇低價折扣讓利。如某種布料同行其他店裡也有,老闆會平價甚至虧本賣給消費者。

然而,市民選擇窗簾時,大多隻會注重窗簾本身的價格,很少留意到掛鉤、邊帶、吊繩、導軌這些輔料。商家便抓住消費者這一心理,先用較低的布料價格招徠消費者,然後在輔料上大賺一把。一套窗簾下來,所用輔料的費用比主布料還要貴一倍甚至數倍。

濟南市消費者協會祕書長馮京凱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拿3米寬的窗來說,以40元/米來計算,6米布料需240元;在製作窗簾時,要付10元/米的加工費,這筆支出也要60元;另外,還需要購買掛鉤、垂線、軌道、邊帶等必備輔料,在批發市場只賣4元/米的軌道,到了窗簾店裡會賣到15元/米;批發市場上只需2元/個的掛鉤,窗簾店會賣5元/個;進價只需3元/米的垂線,一些店能賣到8元/米;在市場上只要4元/米就可以買到的邊帶,布藝店要賣8元/米。整個算下來,僅必備輔料就要花費250多元,花銷比窗簾本身還要大。

據濟南市消費者協會的調查顯示,有26%的消費者在訂做窗簾時沒問清楚各種輔料及配件的價錢,等到窗簾做好後去取時,才發現自己掉進了商家的“低價陷阱”。

布料被剋扣“一量嚇一跳”

剋扣布料也是許多窗簾布藝加工店慣用的招數。許多消費者在購買窗簾時都是先交訂金後取貨,至於到底用了多少布,只有商家自己清楚,也很少有消費者會等窗簾做好後去仔細丈量。即使個別消費者發現布料少了,只要不影響窗簾的整體效果,一般也不會過於較真。

消費者劉女士家的窗簾已經買了一個多月,最近她聽說商家很可能在窗簾尺寸上動手腳,於是就找尺子量了一下。“一量嚇一跳,對開的窗簾,每邊少了近20釐米,這樣算下來,連輔料帶紗簾,被商家坑了將近100元。”

針對窗簾消費中的諸多陷阱,馮京凱認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商家為了贏得市場份額,肯定要採取多種促銷措施。而消費者不能只將目光瞄向單一的價格,偏面認為價格低就可以維權。消費者應當到不同的經銷商處諮詢,瞭解情況後再作出選擇。最重要的是要簽訂詳實的訂貨合同,特別是所使用輔料的質地、價格、原產地以及色彩等都進行標註,一旦發生糾紛,便於維權。

話題2:家紡"綠色風潮"來襲 炎夏趕潮不怕"熱"

精彩展會:上海牆紙布藝展 颳起牆面裝飾新風潮

折扣資訊:8月13日百蘭墊盛夏火熱團購

折扣資訊:8月6日紅星美凱龍百陣千居“惠”戰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