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安娜董事長林國芳:至簡生活至富人生

安居社 人氣:2.29W

6月30日,在首個“廣東扶貧濟困日”上,有一對夫婦以個人名義捐款7000萬,這是個人捐贈最高的一筆善款;隨後,他們宣佈,在廣東慈善總會成立 “富安娜慈善基金”,未來會將其夫婦兩人在富安娜62.4%的股權分紅也全部捐贈出去,持續用於開展慈善事業。這個舉動讓業界一片譁然,而此時,富安娜僅僅上市半年。

這對夫婦正是富安娜的創始人林國芳夫婦。低調的林國芳,雖然是國內家紡行業的領軍人物,卻並不為外界所熟知。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有著怎樣的故事,是什麼促使他將如此鉅額的財富用於捐贈?他只有一個解釋,回饋社會。

富安娜董事長林國芳:至簡生活至富人生

辦公桌、書櫃、沙發,魚缸,偌大的空間僅僅陳列著四件物品,這是林國芳的辦公室,沒有豪華的裝修,沒有華麗的擺設,簡約大方。

最特別之處還是門口那扇巨幅的落地玻璃窗,直面員工辦公大廳,從外面的辦公大廳可以清晰地看到董事長的一舉一動。董事長的辦公室沒有半點隱私。

“這代表著公司治理的文化,公開、透明。”林國芳解釋。

企業的使命

話題最先還是談到了此次慈善捐款。面對外界鋪天蓋地的讚譽,林國芳平靜地向記者表示,“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後,財富出現爆炸性的增長,我認為這是社會給予我們的財富,我只是將這些回饋給社會。”

“企業上市後,我們更要注重承擔社會責任,這不僅是一種非常有效和必要的聲譽管理,同時也是對社會應負的責任”,林國芳說,社會將財富資源託付給企業,如果企業不能或者沒有將這些資源轉化為實在的成果並回饋於社會,那麼就是在浪費社會資源,這樣做不僅對不起社會,甚至是對社會的一種傷害。“我希望我們的企業是一個有著使命感的企業。”

林國芳夫婦7000萬元的捐款主要用於建造家鄉陸豐市的一座文化中心和衛生院。其中投資6000萬的陸豐市文化中心,集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為一體,建成後將成為廣東省地級市最好的文化中心。

陸豐潭西鎮衛生院投資近1000萬。同時,富安娜還給陸豐市內33所國小捐贈圖書室,主要為這些貧困國小配置圖書及配套書架,此舉可以解決貧困地區國小無圖書室的落後面貌。

“此次捐助家鄉,主要還是家鄉太窮了,我從家鄉出來31年了,到現在回去發現家鄉的學校還是沒有什麼變化,學校條件太差,許多課室還都是危房。”林國芳回憶道,有一次帶公司高管回到家鄉,大家都對如此貧困的景象發出感嘆。

“貧窮是源自教育的缺乏。我非常認同卡內基的一個觀點:我們今天富裕的生活幾乎無一例外地要歸功於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因此,我們更有理由相信,我們應該把這種財富傳給孩子們,讓他們通過教育掌控自己的命運。” 林國芳認同卡內基的觀點:擁鉅富而死者恥辱。

然而,行一善不難,難在恆久行善。

為了使慈善公益事業能夠涓流不息。林國芳專門在廣東慈善總會成立了富安娜慈善基金,主要用於運作善款,落實捐贈專案。

“7000萬隻是富安娜慈善基金的首筆款項,今後,我們夫婦二人在富安娜的股權分紅也會全部捐贈出去,注入富安娜慈善基金,繼續用於支援慈善事業”,林國芳表示,以後無論是富安娜企業還是員工個人,還有他的朋友,大家都可以向富安娜慈善基金持續注入資金,通過這個平臺去幫助更多的人。

業內人向記者分析,林國芳夫婦佔富安娜的股份超過60%,每年的分紅最高能有上千萬。這樣積累下去,將會是龐大的數字。

上市僅僅半年,就把自己每年的股權分紅全部捐贈出去,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富安娜高管告訴記者,前幾天去參加深圳市證監局的會議時,證監局的領導還驚奇地問我,看到媒體說你們董事長要將股權分紅全部捐出去,正準備進一步求證。

林國芳並不知曉,他的舉動是國內首次有公司高管捐出所有的股權分紅。為了逐利,企業高管違規套現的現象屢禁不止,林國芳此舉無疑是資本市場的“另類”。

不發黴的事業

1979年,改革的春雷響起。一位來自潮汕貧窮山溝的24歲年輕人,也看到了改革開放的契機, 隻身一人來到了深圳打拼,林國芳就此成為第一批到深圳吃“螃蟹”的人。

看中了老汽車站熙熙攘攘的人群,林國芳在老汽車站對面開了一個士多店。林國芳為人忠厚,待客熱情,光顧他的士多店的人越來越多,生意很快就紅火起來。

經營士多店的時候,林國芳發現水果生意的市場很大,便開始轉行做起了水果批發。為了能夠拿到最新鮮的水果,林國芳經常要跑到東北去調貨。勤快肯幹以及新鮮的貨源,最終把生意規模做得比當時深圳的果蔬批發市場還要大。

但水果有一點不好,那便是很容易爛,這讓林國芳覺得,做水果不能是他最終的選擇。善於觀察的林國芳很快將目光瞄準了月餅行業。林國芳又在深圳開了第一家月餅廠,當月餅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周圍的人紛紛效仿。但同樣是由於保鮮的問題,林國芳又一次有了放棄的打算。

“我當時就想,要找一個不會發黴的行業來做。”家紡行業吸引了對藝術和審美有著偏好的林國芳。經過細緻的市場調研,林國芳發現國內的家紡業落後於國外,如果引進新的生產技術,家紡業應該有很好的前景。

“我一直追求美的事業,我希望更多人能擁有美的事物。我對完美的不懈追求。正是由於我對藝術和審美的喜愛而創造有藝術價值和有意義的家居產品。”林國芳說,他做了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決定,將所有的資金和心血都投入家紡行業,至此再沒有動搖。

上海晒棉被的啟發

他先是跟朋友創辦了一家上用品公司,作為進入家紡行業的切口,為了熟悉並掌握印花的工藝,他每天奔波於各大印染廠,向同行的前輩請教。

早期的家紡業各家都差不多,“四菜一湯”的簡單花型市場隨處可見,沒有過多的競爭優勢,林國芳剛剛起步的工廠生意並不火爆,他於是不斷創新突破。

當時國內的家紡行業的知名品牌集中在華東,都是國有企業,如上海民光、常熟雙貓,林國芳經常要去華東跑市場。

“有一次到上海出差,當我們走到上海的街道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林國芳回憶到,家家戶戶用竹竿晒棉被,整條街道晒滿了一條條棉被,極其壯觀。

這是因為上海處在長江下游,氣候潮溼,被子也容易生潮,一到豔陽高照的天氣,各家都會把被子拿出來晒。

回家的路上,這一幕不斷地浮現在林國芳的眼前。“要是能夠有一張不會潮、不用晒的被子該多好,那將會有多大的市場啊。”

回到深圳,林國芳從市場上四處打聽,看有沒有什麼技術工藝可以防潮。最終,林國芳瞭解到,海外市場已有這種工藝。

幾經周折,林國芳咬著牙花重金從海外引進了國內第一條纖維棉被生產線。這種“不會發潮”的棉被面世後,引發了國內家紡業的技術革命,產品一度遭到搶購。這也讓林國芳嚐到了技術帶來的甜蜜。

製造不用晒的棉被,只是林國芳和富安娜堅持自主創新的一個案例。此後,富安娜還率先引入歐式印花,現在成為國內第一家實現平網印花產品規模化生產廠商、國內同行業中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最多的企業,並率先在研發設計中應用全球領先的最大獨幅真絲提花技術等。

此外,富安娜成立國內首家家紡產品的專賣店,並首創特許經營模式,從而掀起了行業大的營銷革命。

慢火煲品牌

“品牌需積累,慢火煲靚湯。”林國芳認為這是他所帶領的富安娜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這包括兩層意義。一方面是始終執著堅持方向,沒有動搖。另一方面是不急於求成,平穩向前。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深圳,是一個充滿著機會和誘惑的地方。當時房地產很火熱,土地價格十分便宜,林國芳早期一起創業的合夥人勸他做房地產開發賺快錢。林國芳經受住了誘惑,合夥人撤出資金進行房地產開發後,他自己堅守著家紡這條路。

“做企業最忌諱就是浮躁,不能只追求眼前短暫的利益。我做事都有個長期的規劃,然後按照目標平穩向前,所以公司沒有走錯路,沒有出現大起大落。”林國芳笑著打比方:當麥子熟了,都是低頭的。

而當時機成熟之時,林國芳也是快速出擊。“公司經歷的最重要的階段,一個是在2007年引進了德國SAP-AFS企業管理系統。我們是國內家紡行業中首個引進該管理系統的公司。這個系統為公司快速決策和市場擴張提供有力的資訊保障。”林國芳表示。

另一個質的突破就是2009年底,公司上市,邁入資本市場。這令公司的治理更加規範有序,當然,公司的發展也有了更多資金的支援。

也正是林國芳這種執著與平穩的心態,成就了富安娜的現在。經過16年市場的錘鍊,富安娜已經有了自己的強烈個性。一位長期研究家紡業的基金經理評價:“拿掉商標,仍然知道是富安娜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