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華峰:沒有風格 才是我追求的設計

安居社 人氣:8.37K

崔華峰:沒有風格 才是我追求的設計

崔華峰

和很多設計師一樣,崔華峰也是半路轉行接觸設計。“開始學的其實是服裝設計,日常功課也都是些畫服裝圖、設計面料和服裝款式。雖然說不反感但也絕談不上喜歡。”慢慢地,他開始問自己:是否是真的喜歡做這行?真的能堅守這份職業嗎?自己又能從中獲得多大的滿足?

一系列的問題一時間滿滿地佔據了他的思想,在試著解開自己的疑問後,他就明確了必須將自己的設計空間擴大的想法。於是,他轉而投向了裝潢設計,開始一筆一劃地勾畫自己的設計之路。

畢業後的崔華峰順利地進入一家設計公司做設計師。一進公司,他就暗暗發誓:半年後要由自己管理設計師。從此,他就開始了不分白天黑夜的“魔鬼式”畫圖計劃……回顧這段歷程,他感慨說:“那時候是我設計底子最薄弱的階段,所以怕落伍、怕落後、怕被淘汰,所以用力跑、堅持跑,最終還是達到了目的地。”

好的設計是來源於生活,然後美化生活的。這是崔華峰堅持的“黃金準則”。平日裡的他對生活細節充滿了熱情。“會抽出時間逛建材市場、家居飾品店等,有時候也去一些建築獨特的地方偷學別人的創意。”為了讓自己時刻保持有激情,他經常選擇外出旅行。“今年10月底的時候看能不能抽出時間去北海。”

因為做設計師的緣故,每年要接很多裝飾設計——從設計效果圖到裝飾施工,從傢俱選購到窗簾搭配,從裝飾品選擇到細節處理……“整個家裝做完之後,人就會變得非常疲倦。忙的時候加班大半夜,經常走在路上就想睡覺。而好不容易睡著了,夢裡面出現最多的還是設計方案,還有跟客戶交流的場景。”不過這樣充實的生活帶給他的更多的是踏實感和幸福感,這兩種感受遠遠大於身體上的辛苦。在他的作品中會發現,每套作品都力爭把家體現得盡善盡美,傢俱、掛畫、花瓶、燈具等等一系列的家居飾品,都被他一一捕捉,然後全部展示出來。在他的設計裡,不僅會營造空間的純淨,還很善於在空間上提煉挖掘最好構成方式——空間運動發展的節奏與方向,包括設計的虛與實、明與暗、光與影、陽與陰、開與合、取與舍、動與靜、點與線、曲與直、冷與暖、粗與細、密與疏、輕與重、急與緩、軟與硬、黑與白、露與藏等,他似乎都找到了埋藏在空間最深處的最佳設計表達方式。

“藝術是相通的,世界萬物都是彼此糾纏和聯絡在一起。”在設計當中,崔華峰最推崇的是平淡之處見真功,追求沒有風格的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