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康:設計是為了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安居社 人氣:1.66W

劉小康:設計是為了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劉小康

劉小康,58年生於香港。88年應靳埭強先生之邀請,合力成立「靳埭強設計有限公司」,於96年易名為「靳與劉設計顧問」。從84年起,劉氏獲香港及海外之獎項超過250項,他為屈臣氏蒸餾水設計的水 瓶獲得「瓶裝水世界」全球設計大獎。

記者:劉先生您好!您是怎麼看待中華元素的?中華文化中又有哪些有價值的創意元素?

劉小康:我認為中華元素主要有兩個部分,第一個就是一些代表性的圖騰如漢字花紋,我們在幾千年來的生活中都有用到,第二個是材料和製作方法,中國的傳統裡面也有很多不一樣的材料,比如我們會用學習如何用木頭做傢俱、用瓷土做瓷器,還有漆器、玉器、竹器,這些都是在生活中體現出來,又比方在中國生活,我們都是用筷子來吃飯的,這些元素都是生活化的,但中國的元素和西方的是不同的。我們有我們自身的特色。這次大賽也在很多方面反映出了現代人對中華元素的利用。

記者:您是如何解讀中國創意產品設計大賽的主題——“傳承文化,創新生活”的呢?

劉小康:首先談生活,現代人的生活要怎麼創新?我們如何從以前的文化中取材,把它應用到現在,讓現代生活更加好呢?雖然說,文化傳統中有很多精彩的部分我們就快要遺忘了,但是現在要重新提出來,還是要回歸到生活。因為我們不是要為了紀念過去而做出產品,這些設計出來的產品必須要對現代人的生活有幫助,有提升。這種提升會體現在是在文化上、實用性、便利性等方面。記住這一點的話我們才能將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

記者:確實我們的文化傳承是不能脫離現實生活的,我想香港在創意設計比賽一定有很多,能否和大家談談香港的經驗?

劉小康:好的,香港這邊的比賽分的就比較細,我們的比賽通常會設定比較細化的參賽標準,比如我們的學生領域和專業設計師領域就會有不同的比賽要求,他們是不會同場競技的。因為專業領域類的比賽要表達的內容和學生領域是不一樣的。而這次中華創意產品設計大賽是沒有界限的比賽,只要有好的創意設計就能參賽,這確實給了更多人展示的機會,這和我們是有點區別的。我們香港對學生的要求就是要有好的創意,但是對於專業設計師的要求就要嚴格許多,他們必須要做出實物出來,並有市場價值。

記者:您認為藝術創意和產品創意有什麼內在的聯絡嗎?

劉小康:現在有很多創意類的主題展覽,很多創意公司都會表達一些文化的概念,但通常這個概念是不會做出實物來的,只是對未來方向的一個探討,或者挑選一部分作限量生產,雖然這種展覽在不同領域都會有,但是如果說這種概念性的探討是否會影響到當下人的生活或觀念的改變,我認為這是有可能卻不是絕對的。藝術不是設計的,藝術更注重審美層面,而我們的設計是為了實用性的產品生產,二者有聯絡,但不是必然的聯絡。

記者:現在國外很多設計師會拿中國的文化元素做設計,中國的設計師也會從西方文化中尋找靈感,請問您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交流在設計領域的體現?

劉小康:其實這種相互之間的影響很早就有了,一直以來,西方人對新的東西都會有興趣,都想拿來做嘗試,東方也是一樣的,我們也會從西方拿來一些元素來做設計,尋求創意結合。從歷史來看,我們從唐朝開始就吸收西方的文化,西方18世紀的很多繪畫也是吸收了東方的元素。所以說,東西方文化一直是在交換的,文化是從生活中來的,我們看到好的,當然會想去了解,去學習。這種學習和交流還將持續和擴大。

記者:您認為創意如何才能凸顯產品價值?

劉小康:其實很簡單的,我們要回歸到生活中來,要圍繞我們的生活,做一件產品首先要能用。有用,能不能提升人的生活,我們做設計不僅僅是做設計品,他的標準就是,它需要實實在在有些用途,以及它的附加價值和文化進度。我去年在北京做竹子的展覽。至今我也在研究竹子的製作方法的提升和產品設計的關係。因為現在很多工藝需要提升的。

記者:您認為此次大賽有什麼意義,哪些地方有待進一步提升?

劉小康:這個比賽是個很好的開始,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但是,我們需要做出實物出來,因為很多概念性的圖紙,在變成實物的過程也會產生很多變化。我們需要把這些好的作品做出樣品出來,才能真正評判出它的好壞,其實比賽的目的也是要將創意變成產品,但是僅僅看圖的話是無法真正瞭解這個產品。有些東西畫的很好看,實物出來是不行的。話說回來 ,產品設計必須要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

記者:您認為此次大賽對青年設計師的發展有什麼意義?他們需要吸取哪些東西?

劉小康:這要看這次大賽的結果和評委的意見,單純的看結果是沒有什麼特別的突破,需要把評委的意見綜合起來,對這些青年設計師的要求和看法總結起來,才能學到實用的東西,評委對作品的討論意見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