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茂:迴歸建築本質 用紙撐起希望

安居社 人氣:2.38W

紙,在普通人眼裡是一種脆弱的材料,在日本建築師阪茂眼中卻是一種堅強的材質,它帶來溫暖與希望。這位獲得201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建築師,為許多災後地區迅速搭建起堅固實用、易於拆卸重組的紙建築而名聲大噪,被稱為材料大王、綠色建築師、人道主義建築師等。湯姆士·普利茲克評價說:“阪茂在救災工作中表現出對人道主義事業的執著,他是我們所有人的榜樣。創新不以建築型別為界,愛心不以預算多寡為限,阪茂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阪茂:迴歸建築本質 用紙撐起希望

阪茂

  少年懷揣建築夢,偏愛脆弱廉價材料

阪茂的父親是酷愛古典音樂的豐田公司業務員,母親是高階女裝定製設計師,從小對他在藝術和國際視野方面頗有影響。小時候的阪茂居住在木屋裡,喜歡搭建一些小玩意,夢想成為一名木匠。隨著年齡增長,他的藝術天賦和動手能力越發顯現出來,為九年級暑假作業而設計的一座房子模型,被評為最優秀並在學校展出。這時的阪茂,已經把成為木匠的夢想轉變為建築師,並開始學習繪畫,為考取大學做準備。

阪茂:迴歸建築本質 用紙撐起希望 第2張

阪茂

1977年,阪茂進入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學習,並於1980年成功轉學到夢寐以求的紐約庫柏聯盟。在那裡,他師承託德·威廉姆斯、戴安娜·阿格雷斯特、伯納德·屈米等建築名師,並遇到了日後成為他駐紐約辦事機構的合夥人迪恩·馬爾茲。在四年級結束時,他返回日本,加入磯崎新的東京工作室,開始建築設計的實踐之路,並於1985年在東京開設了自己的公司。

阪茂:迴歸建築本質 用紙撐起希望 第3張

阪茂

“把東西丟掉是一種浪費”是日本政府從小灌輸給孩子的環保意識,從小父母也嚴格要求阪茂不能浪費任何東西。也許因此,他對脆弱的材料十分感興趣,並一直秉承環保、輕盈的建築理念。而西方的極少主義和審美情趣,也構成了阪茂設計思想的重要精神譜系。在採訪中,阪茂就表示:“我高中從日本畢業後就去美國學建築知識,並不喜歡用日本傳統的設計來做自己的作品,不喜歡以‘日本設計師’的身份出場。設計不同地方的建築一定要結合當地的傳統與習慣,固定用日本建築的思維模式就不合適了。”

本文內容由時尚家居第一品牌本站傾情提供://

  開啟人道主義之路,終獲普利茲克肯定

阪茂不僅為私人客戶設計極富新意的建築作品,還將同樣具有創造性的設計廣泛運用於人道主義事業。1994年的盧安達內戰導致200萬難民生活在極其悲慘的生活中,善良的阪茂向聯合國難民事務高階專員提出用硬紙管建造收容所的想法,隨即被聘為顧問,從此開啟了人道主義之路:為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快速搭建紙木宅和紙教堂;籌建非政府組織“義務建築師網路(VAN)”;為土耳其、印度西部、斯里蘭卡建造臨時房屋;為2008年中國汶川建造災後臨時學校……這些人道援助大大改善了避難所的生活質量和臨時居住環境,為當地政府減輕壓力。阪茂的大部分作品都帶有實驗性色彩,他更傾向於使用廉價和脆弱的材料,當中駕馭得最為嫻熟的莫過於紙了:“其實我是在尋找這些材料的新用途和新意義,我會去測試它,證明它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

阪茂:迴歸建築本質 用紙撐起希望 第4張

阪茂

阪茂是繼伊東豐雄之後,第七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建築師。在建築多元化時代,繁複的空間和標新立異的造型總能奪得眼球,一些過度的追求已超過建築作為“生活容器”的本質。與此同時,阪茂卻捨起了硬紙板、竹子等廉價、可持續材料,為無數災民搭建避難所,撐起生活的新希望。他真誠地說:“我們是為大眾而工作的,我們有很多很強大的不可見的力量,搭建建築的時候才能感知到它的存在,這就是建築的社會責任。”

阪茂:迴歸建築本質 用紙撐起希望 第5張

阪茂與災區孩子

【採訪手記】

從安藤忠雄、伊東豐雄到阪茂,這些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建築師給我的感覺都是十分低調務實、不熱衷於在媒體上露面。特別是常年從事人道主義事業的阪茂大叔,原以為會十分和藹可親,接觸後卻給我很cool的感覺!cool在於對建築的嚴謹,對理念傳達的認真,對專案的責任感……他的眼神,透露出的是仁愛與堅毅的光芒。

本文內容由時尚家居第一品牌本站傾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