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又一家裝巨頭倒閉 爆出行業亂象

安居社 人氣:2.7W

一家家裝公司的垮下,留下了一連串糾紛。在業主維權廣受關注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業內人士思考:家裝市場的亂象撕開了行業不規範的一幕,在世道艱難下,更多依靠傳統模式運作的家裝企業怎麼辦?是否到了急需調整或轉型的新階段。

價格死扛,成交量卻在萎縮,今年廣州樓市持續低迷幾個月,與房地產同在一條產業鏈上的家裝行業同樣“焦頭爛額”。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不少中小家裝公司都關門歇業了,一些知名家裝公司也在收縮戰線,就連活躍在各大裝飾市場門口的馬路施工隊也在抱怨:“原來是活要人,現在是人找活找不到。”面對裝修業務量的萎縮,有業內人士感嘆,儘管目前已開始進入裝修最旺的季節,但從未像今年這麼慘淡過。

今年家裝市場的蕭條,一方面使競爭趨於白熱化,另一方面卻讓行業亂象叢生。原因何在?在過去幾年至今,家裝業仍普遍以“低報價、高結算”運作模式生存,由於地板、衣櫥櫃等包安裝服務的盛行,留給家裝公司的“裝修活”越來越少,在裝修中不斷增項加項成了牟取高利潤一種“慣例”。這種以低價為誘餌招攬業主模式,在今年一些中小家裝公司的價格戰中尤為明顯。

“接單都忙不過來,誰會考慮去改變呢?更何況十年八年才裝修一次,都是一錘子買賣。”一位已經轉行的家裝公司老總直言不諱說。這種不透明、不規範操作方式,卻制約著廣州家裝公司的發展壯大。廣州市建築裝飾行業協會會長許和鐵認為,家裝市場的不規範,也在教育著業主趨向更理性的選擇:要麼就找一些有實力的大品牌公司,比較可靠;要麼就通過熟人介紹找個包工頭,還更便宜呢。

“廣州市區不行了,就轉戰二三線市場。”沿襲著不規範的運作模式,更多的廣州家裝企業走上的是一條粗放型的擴張道路。“如此一來,只有量變沒有質變,一旦管理跟不上擴張步伐,資金鍊斷裂再正常不過了。”曾被喻為家裝業的一匹黑馬,華韻裝飾的倒閉為廣州家裝業再一次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