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種植技術 食用炙甘草的注意事項

安居社 人氣:2.1W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種植技術 食用炙甘草的注意事項

炙甘草

目錄
1、炙甘草的鑑別與應用
2、食用炙甘草的注意事項
3、炙甘草的種植技術
4、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5、炙甘草簡介

1炙甘草的鑑別與應用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種植技術 食用炙甘草的注意事項 第2張

炙甘草的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註》雲:“今出蜀漢中,悉從汶山諸夷中來。赤皮斷理,看之堅實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羌地也。”

炙甘草為類圓形或橢圓形切片,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澤,切面黃色至深黃色,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清代醫家尤在涇《傷寒貫珠集》指出炙甘草湯是“擴建中之制,陰陽並調之法”。本方主治傷寒病後或重病恢復期陰血不足。

炙甘草臨應用多為炙甘草湯,以炙甘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湯。因此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可以從炙甘草湯中來分析。藥用炙甘草、人蔘、黃芪、大棗、麥冬、阿膠、麻仁、乾地黃、生薑,達到養心補血,以助氣生之效果。

炙甘草提取物中的甘草酸可以引起稱作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疾病,其特點是體內叫做醛甾酮的激素水平過高。正常情況下,這種激素有助於平衡體內鉀和鈉的水平。這種激素的水平過高會阻礙鈉的排洩,並導致鉀從尿液中排出,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和肌肉損傷。損失鉀可導致心臟和肌肉運作異常。它也導致保水,造成水腫。

2食用炙甘草的注意事項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種植技術 食用炙甘草的注意事項 第3張

炙甘草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大家在補氣的時候就會吃炙甘草,炙甘草在服用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臨床對需較長時間服生甘草以解毒瀉但體質較虛者,可選用水炙甘草,以免過於性涼。對溫補脾胃而又有脘腹脹滿,不宜用蜂蜜滋潤膩滯者選用水炙甘草,使補而不膩。

對於炙甘草和甘草,人們常常將兩者混用。然而炙甘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可解附子毒。而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二者療效是有一定差別的,最好不要互相代替。

炙甘草是用來補氣用的,比如老年人身體氣虛平時可以配和黃芪泡水喝,達到補氣增強抵抗力的效果。

報告顯示,長期使用炙甘草,還會引起體重異常增加等副作用。患有血壓過高,肥胖,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疾病,或肝臟和月經問題的人應避免攝入甘草。孕婦和哺乳期女性,以及存在性功能障礙的男性也應避免這種草藥。正在使用血管緊張素抑制劑和利尿劑藥物:如阿司匹林,胰島素,皮質類固醇,地高辛,口服避孕藥和瀉藥的人也應該避免使用炙甘草。

3炙甘草的種植技術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種植技術 食用炙甘草的注意事項 第4張

炙甘草多生長於北溫帶地區,炙甘草喜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生態環境,具有喜光、耐熱、耐旱、耐鹽鹼和耐寒的特性。我國華北、西北、東北地區均適合種植炙甘草。

通常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質疏鬆、鹽鹼度低的砂質土。澇窪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區不宜種植。一般深耕20釐米左右,耕翻後整平耙細。土壤黏重地區不適合種植炙甘草。

炙炙甘草在播種的時候可利用粗砂或碾米機磨種皮,使種皮粗糙,增加透水性。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種植炙甘草在春、夏、秋季播種均可。機械或人工播種均可,採用條播,播種深度2~3釐米,播後適當鎮壓。

炙甘草栽後15天左右開始出苗。齊苗後,每畝隨澆水施尿素15公斤,促苗生長,5月底至6月初,每畝開溝施磷酸二銨30公斤,施後澆水。在這段時間裡,要科學施肥澆水,保證苗期生長旺盛,爭取早日封行。雨汛季節,做好疏溝排水工作,防止白粉病的發生。

炙甘草生產中,蟲害以地老虎、金針蟲多見,病害以白粉病多見,二者是造成減產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前已述及,在此強調,以期注意。

炙甘草的收穫季節是在栽後第二年秋分至第三年春萌發前,此時的炙甘草均可收穫。

4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種植技術 食用炙甘草的注意事項 第5張

炙甘草和甘草都屬於同一種藥材,甘草是直接晒乾入藥的,而灸甘草是經過炮製後入藥的。人們對於甘草很熟悉,對於炙甘草的功效人們卻無從所知,接下來介紹炙甘草的作用。

炙甘草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

實驗研究表明,炙甘草止痛作用、抗驚厥優於生甘草。炙甘草對抗氯化鋇誘發大鼠心律失常作用也優於生甘草。而生甘草經蜜炙後甘草酸損失20%,可避免生甘草引起的假醛固酮症。同時,甘草甙的含量略有升高,甘草甙是甘草補氣作用的活性成、分。現代的藥理實驗,印證了用炙甘草配白朮、人蔘、茯苓組成的四君子湯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藥理作用。也給炙甘草湯治療心律失常重用炙甘草提供了藥理依據。實驗證實炙甘草配白芍,可酸甘化陰,對緩急有協同作同。從以上的藥理實驗可以說明,甘草經炒後其功效與生甘草是有差別的。

炙甘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可解附子毒。它和甘草一樣都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但是甘草偏於清熱解毒,多用於感冒症狀、脾胃虛弱等;而灸甘草偏於益氣補虛,常用於氣血不足的症狀。

5炙甘草簡介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種植技術 食用炙甘草的注意事項 第6張

炙甘草,以生甘草用蜂蜜按100:25炒至甘草呈金黃色,放在紙上不粘紙即成。炙甘草是用蜜烘製的甘草。炙甘草質稍粘。具焦香氣,味甜,為類圓形或橢圓形切片,表面灰棕色或紅棕色,微有光澤,切面黃色至深黃色,形成射線放射狀,同時層環明顯。

炙甘草甘,平。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現代研究,甘草含有甘草次酸、甘草甜素、甘草多糖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抗炎及抗變態反應作用,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止痛和抗腫瘤作用。實驗研究表明,炙甘草止痛作用、抗驚厥優於生甘草。炙甘草對抗氯化鋇誘發大鼠心律失常作用也優於生甘草。

古醫術記載炙甘草的顯著作用,《本經》:“主五臟六府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腫,解毒。”炙甘草湯具有益氣滋陰,通陽復脈治療功效。《日華子本草》:“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壯筋骨,解冷熱。” 《中國藥植圖鑑》:“治消化性潰瘍和黃疸。”

在使用上將其製做成為炙甘草湯,炙甘草湯出自《傷寒論》,該書中說:“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炙甘草湯有效治療心律不齊等心臟疾患療效,在實際應用上有著屢試不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