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頻現“門”事件 質量問題再敲警鐘

安居社 人氣:9.92K

  

家居頻現“門”事件 質量問題再敲警鐘

宜家掛上“召回告示”

自從“門”被“水門”事件賦予新的含義,又被陳冠希發揚光大以後,中國就只有“門”,沒有醜聞。在家居界,“甲醛門”、“質量門”可謂老生常談,但卻經久不息、老當益壯。一年到頭,企業除了抱著獎牌“笑哈哈”之外,“反思”也許也是中國家居人應該進行的一項工作。門裡有太多的貓膩,門外是不少雪亮的眼睛,門裡的貓膩能藏多久,終究是要門外的大眾來檢驗的。

大企業背上的質量重負相對要沉重許多,質量問題或將成為蛀穿大企業千里之堤的小小蟻穴。拿宜家來說,宜家傢俱產品的質量具體我們不評述,但要說以質量差出名,宜家是排不上號的。宜家產品今年數次出現質量問題,雖然嚴重性可能比不上一些國內品牌,換作別的品牌並不會有多少人關注。但“樹大招風”,宜家出了點小問題,馬上會吸引眾多業內外人士的強烈關注。一家獨大的結果,是宜家的“質量門”蓋過了我們對全國各大傢俱品牌存在的大量質量問題的關注。這究竟是宜家的福分還是悲哀?對於即將通向或立志成為“大企業”的製造商來說,深陷“質量”沼澤的大企業無疑是一個生動的課堂案例,值得藉此提高警惕,也需要反思。

而身處門外的消費者,卻正用覺醒的意識來詬病企業的無知。資料顯示,中國網民人數已經近4億,並且還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從網民的年齡結構看,這部分人也正是今後消費的中堅力量。越是大的企業如果不處理好售後服務的問題,未來面臨類似的網上維權聯盟只會越來越頻繁,規模也會越來越大。

企業深陷“質量門”和“售後門”,並不是因為消費者過於挑剔,而是消費者保護法規尚不健全,有關部門的監管也不到位。但隨著消費者消費行為的不斷進步,法律法規也將更加健全,考驗企業成熟度的時刻也越來越近。

家居頻現“門”事件 質量問題再敲警鐘

6月10日,宜家主動在美國召回336萬個窗簾。據媒體報道,因為同種原因,宜家曾在2008年12月和2009年的8月份共召回790000件羅馬簾,2009年的10月份召回了533000件捲簾。而6月10日的這次召回,已是宜家第三次在美召回問題窗簾。

自從“門”被“水門”事件賦予新的含義,又被“豔照門”發揚光大以後,“門”似乎就成了醜聞的代言人。家居建材界似乎也無法免俗,近年來,身陷一系列門事件中無法自拔。“甲醛門”、“質量門”尚未停息,“加盟費門”、“侵權門”等又紛紛躍入人們的視野。

透過紛紛擾擾的“門”事件,我們看到很多“門”的主角,都有同一個名字,那就是品牌!

歐典地板謊報“血統”事件曾害死了自己,美的“紫砂門”殃及了整個紫砂相關行業,預計至少造成5萬陶瓷企業工人下崗,宜家傢俱頻髮質量問題,還有很多人們耳熟能詳的品牌都或多或少地牽扯進了各類質量問題,讓消費者對家居品牌產生了信任危機……在義憤填膺、口誅筆伐的同時,我們疑惑,為何鼎鼎有名的大品牌也會鬧出如此醜聞?還有多少“門”隱藏在市場之中?

2006年,央視曝光某地板謊報“德國品牌”,曾經引起全國轟動。

2007年,媒體報道某衛浴同樣謊報“德國品牌”,也在行業內掀起軒然大波。

2008年某熱水器被曝核心部件用玻璃管冒充水晶管,“百年哈佛文化”純屬虛構。

2009年某墊被曝謊稱“法國百年經典”。

2008年—2010年,宜家家居多次召回兒童家居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