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密集調控 買房剛需下一步該走向哪

安居社 人氣:1.27W

如今,中國樓市被一片烏雲籠罩,在烏雲密佈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樓市緊密調控,在陸續推出的政策下,買房一族講走向何處?如何滿足中國的買房剛需呢?

在2009-2013年的樓市調控中,限購限貸是標配;2016年的樓市調控,同樣沿襲了這一做法;而到了2017年,“雙限”升級為“四限”,既限購限貸,又限價限售,部分地區還限制商住房交易,樓市調控的確堪稱“史上最嚴”。

由此我們得出兩大判斷:一是樓市重回“政府定價”時代,二是樓市正式進入“鎖盤”時代。

所謂“政府定價”時代,指的是商品房價格必須接受政府備案指導,開發商不得擅自調價,廣州甚至規定,不接受政府價格指導的,一律不予核發預售許可證或不予辦理交易網籤備案。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政府能夠精細地對統計上的房價進行管控,壞處是根本動搖不了市場上的房價,反而會擾亂市場。這方面,以一份購房合同組合一份裝修合同為代表的的“陰陽合同”,早就橫空出世。

至於“鎖盤時代”,正如上面所分析的,不管有沒有用,至少能將這部分資金鎖定在樓市裡,避免生亂。同時,還能讓槓桿資金敬而遠之,防止金融風險累積。

當然,樓市調控只是影響房價漲跌的因素之一,真正決定房價走勢的還是貨幣、信貸和土地供給和人口流入,如果貨幣從緊、信貸緊縮,基本面走下坡路,那麼樓市出現一輪調整,也不是沒有可能。

從環境看,周邊省會城市南京、鄭州、長沙等都先後限售了,省內已經有蕪湖率先限售了。從形勢看,合肥高價盤入市讓房價上漲壓力非常大,並且“四縣一市”等轄區房價上漲勢頭過猛、投資投機佔比過多。

最後從措施看,合肥除了限價、限購和限貸之外,一年的時間裡,沒有在限離、限商辦、限售,共有產權住房、開發商自持70年租賃住房、租房落戶等方面進行新的選項。

相較於限制高價盤拿預售證等措施,限售被不少業內專家認為是樓市新長效機制重要組成之一。而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同樣認為,房地產交易中對於房屋流動性進行管制,讓“房住不炒”的導向真正落實,甚至可以認為“限售”和此前的租賃政策或都有可能成為長效機制中的核心管控技術。

不過,最後還是要提醒一句:官方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降房價”,所有的政策表述都是“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所以暴漲有時候可能不被允許,但暴跌是從頭到尾都不被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