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最新訊息:房貸環境放寬

安居社 人氣:1.42W

隨著央行突然降準的訊息出現在人們面前,讓無數購房者都為之一驚。央行此舉對打算購房的人數來說,有哪些好處呢?人們所謂的房貸環境變寬,指的是什麼呢?

這幾年,央行一直通過公開市場業務這一貨幣政策工具調控市場,上次降準是2016年。此次突然降準,超出市場預期。在當前資金成本不斷走高、對未來預期資金趨緊的情況下,降準無疑是及時雨,有助於緩解市場焦慮。

此次降準的力度也超以往,一次就達1%,增量資金4000億元,雖然大部分降準資金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但央行呵護資金市場、穩定巨集觀經濟的意圖明顯。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仍處金融去槓桿週期,防控金融風險仍是主導,從總體來說,貨幣廣義上的信用從緊還是主旋律,當前不具備央行“大放水”的金融環境。

首先,央行降準,釋放的流動資金雖然直接流向小微企業和涉農領域,不會直接流向房地產,但是降準的那1個百分點,直接增加了銀行的可利用資金,流動資金進入市場,房貸利率的下降也不是不可能。

之前銀行利率上浮15-20%,一想到買一套房子會因此多支付幾十萬,對於本來房價就很高的一線城市來講,迅速澆滅了一大波購房需求者的熱情,成為"不可承受之重",間接造成樓市的遇冷。

樓市對利率更為敏感,雖然本次央行向市場投放了資金,但當天也同步宣佈提高了MLF利率0.01%,引導市場利率上行。

其實就是告訴市場,我會投錢,但投的是貴的錢,預計在這種局面下,樓市會整體平穩,區域性活躍的態勢,降準不會刺激大城市房價暴漲。

內業人士稱,從外匯佔款變動情況來看,降準早有必要。準確的說是2014年下半年開始,外匯佔款餘額不再持續快速增加。在那時之前,存款準備金率不斷調高,維持高位的目的就是應對央行干預外匯市場帶來的外匯佔款持續增長。當國際資本流動形勢和匯率形勢發生逆轉後,理論上存款準備金率就已經具備逐步下調的必要性。但除了2015年幾次非常時期的降準之外,決策層在降準操作層面的遲疑非常明顯。

有得必有失,得到了流動資金,貸款或許能寬鬆一點,失去的可能就是房價!會有一波購房者趁此機會,拿到貸款,湊到了購房資金准入門檻,加入購房大軍。買房需求更多了,價格自然要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