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賣不出高價 只因房價調控

安居社 人氣:2.42W

豪宅賣不出高價 只因房價調控

古往今來,大富大貴家裡的住所都讓平民一族為之驚歎。而在當今,中國富豪居住的那些豪宅也被人譽為猶如皇宮般奢侈。在最近一段時間,受到房價調控影響,它們卻賣不出高價。

面對限價調控,此前豪宅經常使用的延期入市效果將大打折扣。大批開發商將要為此前推升的高價地付出代價。接下來幾個月,一線城市調控政策仍將繼續深入,豪宅市場上半年可能呈現回撥態勢,但由於抗跌性強,一線城市豪宅市場中長期依然預期樂觀。

從去年和今年一季度來看,豪宅市場交易仍然穩健,部分熱門城市頂豪甚至出現了較為可觀的漲幅。

近期,北京市主城區和近郊區的很多二手豪宅交易價格已經突破10萬元。但受限價政策的影響,一批新盤以相對較低的價格獲取了預售證,成為今年以來首批“受限”的新盤專案——儘管北京並未明確對售價的要求,但今年尚未有單價超過8萬元的新房住宅專案獲批。

這也成為近期熱點城市樓市的一個縮影。受限價政策的直接影響,部分房地產專案選擇“平價開盤”。上海易居研究院指出,隨著限購、限貸等政策效果的持續顯現,這一範圍還可能會繼續擴大。

此外,恆大地產做出降低負債率的舉動,也說明房企正在加強對資金鍊問題的考量。有房企人士認為,隨著調控深化,償債壓力、業績壓力等逐漸浮現,“以價換量”有可能成為更多房企在銷售策略中的選擇。這一訊號表明,在本輪價格博弈中,房企的立場正在出現動搖。

豪宅賣不出高價 只因房價調控 第2張

京兆府是陽光城在北京開發的第一個專案。業內普遍認為,陽光城選擇“低價”開盤,可能是出於品牌推廣和蓄客的目的,進一步開啟北京市場。但這種情況並非個案。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的資料,今年4月入市的首開保利·熙悅誠郡,5月已入市的景粼原著、澤信公館,以及已經取得預售許可證的遠洋天著春秋、壹號莊園、翡翠公園等專案,最高的銷售和預售單價均未超過8萬元。

北京“3·17新政”開啟新一輪調控之後,一二線城市樓市“量價齊跌”。受限價政策影響,部分頂豪新盤無法按預期價格獲得預售證入市,尤其是一些前期高價拿地的專案,面臨尷尬。在成本壓力下,一些專案選擇延遲入市,另有專案選擇“減配”,以求維持利潤。

此輪限價中,北京並未明確價格“紅線”。坊間傳言,“8萬元”是價格審批的門檻。從實際情況來看,到目前為止,北京的確尚未有單價超過8萬元的專案獲批。

今年以來,京滬穗深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的豪宅成交量價均有所提升。某研究院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北京頂級豪宅的交易規模明顯增加,均價在10萬元以上的樓盤由去年同期的8個增加到17個。以北京壹號院為例,今年截至5月20日共成交8套,去年同期僅成交1套;成交均價達17.07萬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漲19.6%。

在深圳,同策諮詢研究部統計顯示,今年1-4月,套均總價達4594萬元的華潤深圳灣·悅府專案共售出63套,單價達13.69萬元/平方米。此外,上海一季度單價在10萬元以上的豪宅共成交316套,整體去化率達到9成。

談及原因,專家認為,這是豪宅自身特徵所致:“一方面,頂豪不依賴信貸政策;另一方面,頂豪產品的銷售節奏較穩定,以實現最大盈利空間為目的,並不追求成交量。因此,頂級豪宅的投資價值並不會隨政策而頻繁波動。”

更本質的原因或許是資產配置需求。經歷去年樓市新一輪上漲後,計劃減配房地產類資產的高淨值人士佔比從45.3%降至20.1%,計劃增配的佔比則從14.6%升至22.7%。這顯示出,更多的資金正在進入房地產投資領域,而在房地產類資產中,頂豪產品被認為是最具保值性的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