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吒龍”之父——石大宇專訪

安居社 人氣:3.27W

隨著當代藝術品投資與收藏需求增加,帶動藝術品拍賣市場買氣,大師級的作品更是炒得火熱,藝術品拍賣出的天價,使許多喜愛藝術品的藏家只可遠觀,而市面上可親近的藝術商品又多為大量生產的生活小物(如卡片、名片盒、筆記本、T恤等),價值感與原作相距甚遠,增值空間更有限。有鑑於此,清庭站在設計與藝術的捍衛者立場,結合好設計與好藝術,滿足了更多藏家的優質品味。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最中國的”設計師——石大宇的“清庭”,體會一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崛起“吒龍”之父——石大宇專訪

清庭設計 石大宇

採訪手札:

(注:記表示記者;石表示石大宇)

Part 1 文化奠基,環保為先的設計觀念

記:以前看過您的一些介紹,瞭解到您是一位頗具中國“氣節”的設計師,一直致力於讓世界瞭解中國文化中國風格。你這樣做只是因為您是中國人,還是您實際上也很喜歡中國文化的東西?您最喜歡中國文化中的哪些部分?

石:我的祖籍是重慶,父母在1949年後來臺,我在臺灣出生,從小接受嚴格的傳統教育,我的外婆裹小腳,所以家裡的教育還是很中國式的教育方式。我從小反而是比較不喜歡被束縛的小孩,嚮往新的思維方式。後來到了美國紐約接觸西方教育,接受他們的教育、訓練、思考模式,受益匪淺。可是無形的排他還是存在,以膚色和人種來質疑你的能力,所以我們更要把專業做到最棒。我和我太太十幾年沒有做過一件丟中國人臉的事情,這樣才能贏得尊重。去到一個新的文化背景的國家,和自己的文化比較,才能更清醒看到真正的差別在哪裡。

說到亞洲,西方人大多指的就是中國,因為中國的影響比較大。他們期待中國人提出屬於自己文化思維的設計觀,這是非常有意義並且值得去做的,我堅信中國設計師會做出屬於中華民族原創的設計,這是一種民族的自尊,設計應該跟我們的文化有所關聯。

每一種文化都有獨特之處,我多半喜歡探究思想、比較不同文化對事情的看法。設計討論和解決的是人類生活中的問題,而傳統工藝討論和解決的也是當時人們生活上發生的問題。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寶貴的工藝。我對文化的定義是:一方土地上的人們生存與生活智慧的累積。中國這麼大,因為地域和氣候所產生的風土人情深具多樣性,這非常吸引人。

說到”最喜歡的部分”,其實我對什麼都感興趣,也對什麼都保持距離,因為我需要從旁觀者的身份去清醒的觀察和判斷精華與糟粕。我會提取傳統文化中精華的部分,融合當代的設計觀,呈現出新的創意。我的優勢在於能理解並調適中西文化的不同標準和眼光,去選擇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設計,或以設計來達成跨文化的溝通。

記:您所做的很多設計都是以一些很中國風的詞語來命名的,像是“吒龍”、“椅君子”、“竹計劃”等等,您在為這些產品起名字的時候是如何考慮的?

石:“吒龍”這個形象其實是我性格的延伸。我欣賞的兩個人物──哪吒和李小龍──也都比較符合我的特點。首先說哪吒,小時候特別喜歡看“封神榜”,哪吒”誠實、仗義,很有本事卻無功利心。

“正義感”是一種道德規範,我們華人的道德感往往無法超越親情,但“哪吒”為了正義敢反抗父親,可以說“封神榜”是中國神話中唯一歌頌“不良少年”的一部作品。臺灣的民間信仰會拜“三太子”,到現在還會歌頌他。

“叛逆”不等同於“邪惡”,他真正代表的是懷疑、挑戰主流價值觀。主流價值觀不見得一定正確,要有能力去質疑或看穿它、所以我覺得“叛逆”對於創新性而言很重要,在這方面“哪吒”是一個代表。

“李小龍”最輝煌的時候是我小時候,他是那個時代華人世界裡的英雄人物,他可以拍打日本人、罵日本人的電影,但日本人還是崇拜他,他所做的事都在宣揚他所代表的中國文化,是第一個讓西方字典裡有“功夫”這個詞的中國人。李小龍本科是念哲學的,所以他不只是“武師”,他也有一定的思想基礎。

我40歲創作“吒龍”此一小孩的形象,貴在有“赤子之心”,同時“吒龍”身上的刺青代表我40年人生的閱歷;青花瓷圖案不僅是中國的傳統圖紋,也寓意父母會像愛護瓷器那樣,珍視自己的小孩。

中國崛起“吒龍”之父——石大宇專訪 第2張

清庭設計 石大宇

載申明:獨家專稿,請勿轉載!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