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傳統活動

安居社 人氣:5.15K

元宵節的傳統活動

在古人眼裡,元宵節被當做是中國的情人節,在古代,這個節日是一個舉國同慶的歡樂日子。古人們會開展哪些形形色色的活動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呢?

猜謎和制謎是一種啟迪智慧、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和豐富文化生活的文藝活動。燈謎的特點也是熔趣味性和知識性於一爐,所以長期以來使人喜聞樂見,不單在中國境內盛行,遠至美國的唐人街或近在東南亞各地每逢新年、元宵節或中秋節多有舉辦燈謎會,頗受人們喜愛。

正月舞板龍,是雲和縣的傳統民俗,在歷史上出現九條之多,有過“處州第一龍”的美譽。板龍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相傳在元朝泰定元年,下街柳氏姑娘因吞食龍卵而仙化成“龍母仙娘”後,雲和民眾為防火災祈求龍母降服火神,逐漸形成了正月盤龍燈的習俗。

雲和板龍的製作工序非常考究,不僅講究龍形,更強調龍的精氣神。手法表現豐富,糅合書法、繪畫、剪紙等民間藝術和扎制編糊工藝於一體,線條流暢銳利,以相當誇張的造型及紋飾,體現了南方龍燈的華美與莊重,達到質樸和靈動的統一。

在“威風鑼鼓”和儀仗隊的引導下,祥龍穿街走巷交織巡遊,威風凜凜、浩浩蕩蕩。街頭巷尾人頭攢動,場面非常壯觀。板龍“遊”到哪,哪裡就是人山人海,市民們圍聚在板龍周圍,跟隨板龍巡街,共饗盛景。

雲和板龍舞保留了中國,尤其是浙西南一帶民眾對龍圖騰信仰的遺風。它融舞蹈、體育、雜技、民間音樂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為一體,各類舞龍陣法豪邁奔放。出龍前,龍燈必到龍母行宮請回龍母真身,舉行相關祭祀儀式,人們藉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於我國很多地區。

時至今日,慶祝元宵節已發展成全臺的大型禮俗活動。除了賞花燈活動及大型的臺灣燈會、臺北燈節、高雄燈會藝術節之外,各地活動皆有特色。

TAGS: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