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傳統吃什麼呀

安居社 人氣:1.81W

元宵節傳統吃什麼呀

早在唐代,元宵佳節就成為一個重要的節日。那麼在這個時候,有哪些食物可以表達人們對元宵的熱愛之情呢。在元宵節,有哪些傳統呢?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知道“湯圓”還有個名字叫元宵,因了那首著名的歌曲,“正月裡鬧元宵,金匾繡開了”,大概上國小的樣子,一個閉塞的時代,一個閉塞的鄉村,窮中有念,苦中有樂,心中有盼的日子,形成一個穩定的概念,十五吃元宵,沒有更多的意義,昭示的只是年真的結束了,相對安逸的日子得等到下一年了。童年的年是盼來的,元宵節是將快樂與輕鬆拉長的過程;如今的年是轟隆隆地駛來的,並攔阻不得。

往往一包湯圓,米黃色的草紙包裝成方錐狀,細細的麻繩繫著,由父親從縣城帶回來,土煤爐子上支起大黑鍋,燒開清澈的井水,咕嘟著冒起大而亮的泡,白花花的小湯圓被一個個小心翼翼地丟進沸騰的水中,勺子輕輕地推,靜靜地沉默幾分鐘,便紛紛浮出水面,在水泡間遊動翻滾,湯水漸漸乳白、黏稠。如今想來,潔白的湯圓與粗笨的大黑鍋實在是太鮮明的對比與記憶,簡單卻溫馨的水墨工筆。

貧瘠的時代,一包湯圓便是美好的記憶,儘管內容是如此單調,核桃、花生、芝麻,有限的幾種餡料,甚至有些略微的發硬,但已足以讓脣齒留香許多日,淡淡的糯米香,乳白的湯,原始的香味構成的生活契合著一個純淨的心靈,人最深的記憶一定是這種簡單。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TAGS: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