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場紛推保真服務 紅木行業呼喚誠信

安居社 人氣:1.21W

  

賣場紛推保真服務 紅木行業呼喚誠信

傢俱行情

在紅木傢俱市場中,商家以假亂真的現象時有耳聞。針對這一現象,一些紅木賣場提出“保真”口號,希望能規範商家銷售,也給消費者提供保障。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有利於市場的進一步規範,但要完全做到“保真”,不僅需要商家的誠信和自我約束系統的建立,檢測手段和監管機制的跟進也同樣不可或缺。

欲除紅木亂象 賣場推保真服務

紅木消費誠信制約體系亟待完善

一直以來,在紅木傢俱市場中,商家以假亂真的現象時有耳聞。這讓想要購買紅木傢俱的消費者,勘察再三後仍覺惴惴不安。針對這一現象,一些紅木賣場提出“保真”口號,希望能規範商家銷售,也給消費者提供保障。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有利於市場的進一步規範,但要完全做到“保真”,不僅需要商家的誠信和自我約束系統的建立,檢測手段和監管機制的跟進也同樣不可或缺。

現象

魚龍混雜不可忽視

紅木傢俱行業是否真的很亂?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由於紅木傢俱行業涉及的專業知識較多,生產廠家、銷售商與消費者之間存在嚴重的資訊不對稱,商家利用消費者專業知識不足的弱點,在利潤的驅使下,多少會有一些“弄虛作假”的現象。據介紹,雖然近些年紅木傢俱行業比以前規範,但仍有一些現象值得注意。

1.以假充真。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紅木傢俱消費維權辦公室主任趙夫瀛介紹,目前個別企業會採取“以假充真”的方式欺騙消費者。一些是將類似紅木的進口木材以容易讓人混淆的名稱命名,如“非洲黃花梨”、“非洲紅酸枝”等,實際上它們與紅木中的“黃花梨”、“紅酸枝”並非同一種類,但通過這種方式模糊銷售,可以賣得好價錢。另一種方式是以價低的紅木冒充價高的紅木,雖然都是紅木,但由於銷售商隱瞞了真實情況,也屬於“以假充真”。

2.減料。趙夫瀛還介紹,有的商家將由不同材料摻雜製成的傢俱,當做同種材質的傢俱銷售,通過不同材料的價格差來獲取高額利潤。連天紅傢俱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任兼客服經理劉海潮也介紹,雖然《深色名貴硬木傢俱》標準中不限定紅木傢俱是全紅木,配件部分可以採用其他材質的木材,但一些商家會惡意地將不起眼的部位使用“非紅木”,並在銷售時當做“全紅木”傢俱銷售,這也是一種欺騙手段。

“紅木傢俱中的白皮也很嚴重。”劉海潮還介紹,一些企業在紅木傢俱製作的過程中摻雜白皮,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雖然相關標準中規定白皮不能超過10%,且目光所及的部分都不能使用白皮,但白皮作色後根本看不出來(除非是做破壞性試驗或全部砂紙打磨),白皮的使用量很難確定,需要幾年或十幾年後傢俱出現問題或維修時才會發現,有些商家就會渾水摸魚,在傢俱中摻雜較多白皮,從而影響了紅木傢俱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3.“偷工”。除了材質外,部分企業紅木傢俱的做工也存在問題。趙夫瀛介紹,紅木傢俱一般採用榫卯結構,好的榫卯結構做起來十分精細,傢俱也更牢固。但一些企業在做的時候為了省人工費採用簡化手段,比如在部分榫卯結構處使用膠粘或者鐵釘代替榫卯結構,大大影響了傢俱的牢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