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琨:把沒意思做成有意思,才是好

安居社 人氣:3.01W
1設計師劉家琨:個人簡介

劉家琨:把沒意思做成有意思,才是好
 

  劉家琨

2010“好設計創造好效益”中國獎獲獎作品:

上海青浦區新城建設展示中心

上海相東佛像藝術館

記者:對於上海青浦區新城建設展示中心,您覺得它好的地方在哪?

劉家琨:公共建築青浦新城展示中心,有兩個要點:一個是把政府機構的辦公樓——一般來說會被做得比較森嚴的——變成可以和公眾融合、環境比較優美、在空間上可以和外部進行交流的一個專案;另一個,這其實就是一個普通辦公樓,一般不容易在裡面找到一些令人激動的因素,雖然是平平靜靜的一個樓,水平的,橫敞的,一字型的,也不高,但裡面有很多比較細膩的地方,通過一些細部和空間的處理,還是有感人之處,還有它特別簡單,起碼錶面上看起來非常簡單。

一般人都對這樣一個普通的辦公建築,也就一般對待,覺得是沒什麼意思,但是把沒意思的東西做成有意思的,才是好。

記者:佛像藝術館,您提到一個概念——內心叢林,能否講下這個概念的由來?

劉家琨:因為嘉定區有一片廢廠房,半新不舊,也不是很好的新廠房,也不是很有歷史價值的舊廠房,只是這麼一個很普通的廠房;區裡面又有一個人收藏很多木佛,胡亂地堆在一個倉庫裡。領導還是比較有眼光,把這兩件事拼在一塊,讓我來做。

內心叢林是一個雙關語。內心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指在舊廠房這個內部空間裡;一個是指在一個喧囂都市的大開發狀態中,有這麼一個特殊的給人內心寧靜的場所。

2劉家琨:個人設計理念

叢林其實是佛教用語,像寺院等都叫叢林,同時也指我們的設計手法——我們利用比較高的空間,像爬山一樣的往上走,然後再轉回來,在行走的過程中把景觀和展示都做了,裡面也栽植一些竹子等植物,室內空間室外化了,所以叫叢林。

記者:對於現在大拆大建過程中,那些有歷史價值的、或者說舊建築,您怎麼看?

劉家琨:我覺得現在明確的具有歷史古董價值的,誰都知道要去保護,因為那是懷舊型的高階商業。

但對於一些跟我們年代比較近的、或同年代的、像是生活痕跡一樣的建築,覺得不是古董不值錢,就不保護。但它是歷史,不值錢只是經濟判斷,不是文化或歷史判斷。

所以,我覺得像這種半新不舊的廠房,好多人覺得完全不值一提,拆了算了。但是你把它保護下來,把它利用起來,它仍然是你紮紮實實的,是你曾經經歷過的歷史的一個共鳴。

記者:您之前是小說家,您覺得文學跟建築創作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

劉家琨:其實文字是很多事情的基礎。我有時候說,小孩語文要是好點,看得懂應用題,理解題意好一點,他算術也會好的。好多事是融會貫通的,特別是寫作這件事,涉及到比如想象力、分寸、組織連線,還有對社會的關注,這些其實跟建築是差不多的。我覺得多一個參照系會讓人看事情立體一點。

記者:您覺得對於一個好設計,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劉家琨:我是覺得要發現它的問題,找到它的資源,因為每個東西的問題就是它在表達它的特色。你要是繞開它,繞開問題會繞開資源。

記者:您覺得設計師和業主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劉家琨:合作。我覺得作建築設計跟寫東西不一樣。寫東西靠一個人可以運作,但建築應該是靠社會的合力。不管專案好不好,重要的是業主怎麼樣。比較好的業主,就是跟建築師合作溝通得很好的業主……有兩種好業主:一種是完全不懂很尊重,給你很寬鬆的氛圍;一種是很精通。我覺得青浦這個業主就是很好,他們又專業又尊重我。

建築師像導演一樣,要有製片、劇本、一幫演員、燈光、道具,都是一幫人在合作。但作為一個建築師,最重要的合作其實是跟業主的合作。

記者:會不會推薦設計師去看一些文學作品?

劉家琨:這看個人興趣了,不要當成藥來吃就好。每個人都有他特殊的興趣,不一定是藝術。如果多幾個興趣點,那方面的知識會幫助他,我覺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