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和作品:葫蘆餐具和酒具

安居社 人氣:9.62K

作為建築師,我們認為僅僅把建築形式語言直接帶入產品設計是不夠的,恐怕也不恰當。那建築師又將如何進行產品設計?我們在接受了這個餐具設計專案後,嘗試了從三個方面把建築設計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帶入產品設計:

態度:觀察生活

儘管建築形式相對抽象,建築設計的基礎是對生活的理解。於是在餐具設計開始時,我們也是對生活中的器皿進行觀察。我本人在北京出生長大,對北方的鍋碗瓢盆尤為熟悉。其中瓢最為特殊。葫蘆一劈兩半掏空就是瓢。概念清晰,操作簡單,非常智慧。瓢是從自然轉化為人工的,形式上當然不是抽象的。瓢來源於民間,也可以說沒有經過設計,具有強烈的地方性。 這是瓢另一個使我們感興趣的原因。

方法:概念思維

瓢的材料是植物的果實,是手工業時代的產物。瓢是無法在當代的設計文化,工業生產方式以及進餐習俗的語境中複製的。我們引入餐具設計的,是切葫蘆的概念。設想對若干個單球和雙球的葫蘆進行角度不同的切割,便產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碗碟。我們為餐具設計了存放架:餐具不用時,又可恢復葫蘆原來的形狀。因此,切葫蘆的概念是看得到的。概念一定要在場,這也是我們在作建築設計時的宗旨。

材料:感性判斷

建築師職業性的對材料敏感對產品最終的質量也起了重要作用,儘管我們選擇材料的起點仍是理性的。我們選定了精細的骨瓷,是想完成從手工到工業,從農村到城市,從傳統到當代,從粗獷到細緻的一系列轉化。瓷器從瓢演化過來,但已不是瓢,瓷器的變化是規律的,形狀是準確的,因此具有可重複性。骨瓷的細膩股杓撇⒉煌A粼詬拍釕希鉤晌鎦實南質擔枰ü劭矗ッ褂萌ト鮮端?

和建築設計一樣,經過反覆修改,上述的三“著”促成了瓢碗瓢盆。

張永和作品:葫蘆餐具和酒具

張永和作品:葫蘆餐具&酒具
張永和作品:葫蘆餐具和酒具 第2張

張永和作品:葫蘆餐具&酒具
張永和作品:葫蘆餐具和酒具 第3張

張永和作品:葫蘆餐具&酒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