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氣的習俗有那些 寒露節氣的養生知識

安居社 人氣:2.48W
寒露節氣的習俗有那些 寒露節氣的養生知識

寒露

目錄
1、寒露節氣食譜推薦
2、寒露節氣的養生知識
3、寒露節氣的習俗有那些
4、寒露是什麼意思

1寒露節氣食譜推薦

寒露以後進入真正意義上的秋天,在此時要進行一定的食補。寒露節氣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乾口燥等症。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應多吃些蓮子、山藥、紅棗、鴨、魚、肉等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冬瓜、胡蘿蔔、藕、銀耳等及豆類、海帶、菌類、紫菜等。

寒露,是秋刀魚最肥美的時候,在寒露時節推薦蒸豆豉秋刀魚。秋刀魚不僅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還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EPA和DHA等不飽和脂肪酸,它們有抑制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作用。鍋內放少量油,將蔥、姜、蒜、辣椒、豆豉入鍋爆香後淋在魚上,再放上胡椒粉、醬油、料酒、鹽,蒸約6分鐘至熟即可。

寒露後可適當進行溫補,多吃些羊、牛、雞肉,但更要講究滋陰潤燥,豆漿、酸梅湯、蜂蜜、銀耳、西洋參都是很好的養陰食材。需要謹記,寒露後的秋季溫補要適量,不可過分,否則會出現上火、煩躁、便祕、失眠、便血、流鼻血等症狀,得不償失。

秋季要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之物,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蓮藕、百合、沙蔘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體質較弱、肝腎虧虛和腸胃不強者可多享受“粥”到服務。

2寒露節氣的養生知識

寒露節氣的習俗有那些 寒露節氣的養生知識 第2張

寒露節氣之後,天氣漸冷,空氣中的水分逐漸減少,空氣趨於乾燥,人體同樣缺少水分。既要保暖,又要注意秋燥對健康的影響,謹防傷肺傷胃。同時避免過度勞累和作息無常。

寒露一過,天氣進一步轉涼,這時人們要注意添衣加被了,但也不能穿太多。因為秋涼中始終存有伏暑的餘熱,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提高面板和鼻黏膜的耐寒力。這個時候可進行一些適當的溫補。

諺語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就要注意身體保暖,尤其是腳部的保暖。可以每晚在入睡前泡20分鐘左右的熱水腳。飲食上側重食用偏溫性的食物,以補充體內消耗的陽氣。也可根據個人體質選些有相應功效的食物適量進補,儲備能量。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開啟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條件許可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淨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深秋時節,要特別重視精神調養。秋季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的心中引起淒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鬱心情。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對身心健康很重要。

3寒露節氣的習俗有那些

寒露節氣的習俗有那些 寒露節氣的養生知識 第3張

從古到今,寒露對於辛苦了一年的農民來說都是一個喜悅、豐收的節氣。因此在這個節氣民間有許多習俗。

寒露重陽節的“賞菊”、喝菊花酒的習俗由來已久。在萬物凋零時節,菊花卻正值盛開,爭奇鬥豔,自成秋日裡的一道亮麗景觀。而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菊花酒古稱“長壽酒”,陶淵明有詩曰“菊花釀酒可延年,兩鬢絲絲繞鶴髮”。這種長壽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其味清涼甜美。

寒露節後天高雲淡,湛藍澄澈,正是登高望遠的好時節。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邀約親朋,登高望遠。景山公園、香山、八大處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吸引眾多的遊人。

在我國南方,這個時節告別炎熱,陽光和煦,正是出遊的好時節,可賞花,流行吃螃蟹、釣魚。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晒不透,魚兒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寒露節時,也正是秋風送爽、菊黃蟹肥秋意濃之時。此時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所以,寒露節後,南京有寒露節氣蒸螃蟹的習慣。

4寒露是什麼意思

寒露節氣的習俗有那些 寒露節氣的養生知識 第4張

寒露,顧名思義,即指這個時節,地面的露水較以前更冷,天氣開始轉涼,標誌著秋天從涼爽向寒冷過渡。有諺語說“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提醒大家不要繼續穿涼鞋了,要適當添衣,做好保暖工作。

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南方也是秋意漸濃。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轉涼,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隨之雨水漸少,天氣乾燥。

寒露更多表現為一種氣溫轉變,“寒露”意味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正如“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乾燥。這樣的天氣特點,很容易發生“秋燥”,症狀表現為,早晨起時嗓子發乾,面板乾燥,鼻子出血,乾咳少痰等。

正式進入寒露節氣,空氣也開始變得乾燥起來,即便秋季偶爾的颱風過境帶來短暫的降雨也不能明顯緩解秋燥的環境,反而更讓秋涼時節“涼燥”的威力加大。寒露節後,已是深秋,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此時最需要保養陰精,加強飲食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