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安居社 人氣:1.73W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2張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們在上海通過視訊電話與身在香港的樑景華博士進行了採訪。鏡頭前,他身著白T精神抖擻地坐在辦公室裡,透過辦公室窗戶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

樑景華博士是香港十大著名設計師,1994年在香港創立PAL設計事務所,榮獲包括IFI卓越設計大獎的「全球最佳室內設計」在內的逾百項國際及國內獎項。

作為最早一批踏足內地市場的香港設計公司,PAL在北京、上海、深圳都設有分公司。樑博士將國際化眼光與現代設計理念帶入內地房地產市場,在中西文化碰撞下創作出眾多質感空間,見證了從90年代末至今近三十年來中國地產行業的迅猛發展。

近1個半小時的採訪中,樑博士始終保持著極佳的精神狀態,乾脆利落地回答記者的每一個提問。採訪中,他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是“視野”。這讓我們不禁想起孫子兵法中有一種大智慧叫“先勝而後戰”。或許,“視野”這個詞正是一條能夠解碼“樑式成功”的線索。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3張

樑景華 (Patrick Leung)

PAL Design group創始人

樑景華博士,美國林肯大學人文學榮譽博士、中國及香港十大傑出設計師,多次被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其作品曾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展出。現任香港室內設計協會名譽顧問、註冊英國設計師會員、澳洲設計師協會資深會員及深圳市創想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擁有設計師兼創始人雙重身份的樑景華博士,具有前瞻性的思維、國際化視野以及開放包容的態度,在創業初期便已對公司未來發展有了一定規劃。在設計上,其一直拒絕被定義,不斷超越自我,堅持做創意、有趣且不同的設計。他尊崇“Simple is the best”,追求簡約、含蓄的風格,擅長融合東西方文化元素,強調空間的舒適度與實用性。

#01

為客戶構思一個未來

1978年,22歲的樑景華以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A級優異生的身份畢業,隨後加入了當時最大的國際酒店設計公司之一,Alan Gilbert & Associate,成為一名專業的設計師。僅僅6年時間,他便從初級設計師一路擢升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高階助理董事 (Senior Associate),成為代表公司全權參與大型設計專案的主力人員。

在令人欽佩的履歷中,尤為亮眼的是樑景華博士1992年獲得亞洲首富的垂青,受邀為其設計長江集團香港中環華人行總部私人辦公室工程,隨後在1993年翻修了其位於深水灣的住所。自此一炮而紅後,樑博士亦相繼為一眾香港富豪的住所和辦公室設計,成功進入香港頂級設計師行列。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4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5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6張

南京越城天地別墅

無論是服務富豪精英還是完成平常專案,樑景華博士的設計初心始終是樸素而簡單的,他認為設計的核心原則是要解決問題,只有解決了客戶的問題,才能做出真正的好設計。

以房地產專案為例,房地產商根本需求在於售樓,因此設計師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幫助房地產商成功銷售”的問題。消費者購買房產,是基於他們對未來的期許。當設計師為房地產專案建立一個具體的、可感知的且獨一無二的形象的時候,消費者能夠與這一形象產生共感,並最終購買,就產生了所謂的“設計效應”。這是設計本身有效提升產品力的佐證,同時也是真正解決客戶問題的有利證據。

作為較早踏足中國地產行業的香港設計師,樑景華博士深諳地域差異對設計的影響。在香港,土地開發的面積有限,設計非常講究空間的利用,甚至需要針對性地為每一個開發商進行“量身定做”。而在內地,地產開發則更注重“系統性”,高產時期很可能是多個城市幾百個專案同時進行,所以“如何讓每套房子在系統化的流程中呈現出相同效果”成為內地房地產設計中面臨的關鍵問題。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7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8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9張

莆田正榮營銷中心

隨著城市發展規模的漸趨接近,尤其是一線城市,越來越多針對商務人士及小型家庭的小戶型出現。同時響應國家號召,豪宅的建築面積也逐漸縮小。因此,在設計方案上越來越講究精緻,更多從生活化層面出發的問題浮現,譬如,是否需要規劃更大的收納空間?如何提高空間利用率?如何設計適應現代生活節奏且兼具當代性與實用性的房子?

“有些人會覺得設計師是彷彿藝術家般的存在,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是‘落地’的,我們不能太‘離地’。如果高高在上、飄飄然的話,就會發現自己與客戶的生活是無法建立聯絡的,那麼你就無法站在客戶的立場去思考。”樑景華博士說。他反對設計師一味地表現自己的設計理念及手法而罔顧客戶的需求與問題的做法,所以從業40年來,自始至終堅持“為客戶解決問題,用專業的設計為客戶創造價值”。

#02

和PAL的27年

1994年,38歲的樑景華自立門戶創立PAL DESIGN GROUP。當時他在室內設計領域已經經過了16年的沉澱,擁有豐富的設計實踐經驗以及日漸成熟的設計理念,同時在公司管理上擁有了充分準備。樑景華決定創辦自己的公司,以實現心中更大的巨集圖。很快,在他的領導下,PAL憑藉為香港地產、酒店、餐飲等大小型別室內設計專案提供完整、專業、高品質的設計服務,迅速贏得了行業的認可,其專案更是屢獲大獎,進一步提升了PAL的國際知名度。

1997年,樑景華的視野看向了內地市場。內地市場在當時是一塊極具開發潛力的沃土,但對一家完全外來的公司來說,無疑存在著極大的困難與挑戰。由南至北,由東到西,內地市場的地域跨度極大,差異性也巨大,加之當時甲方普遍成熟度都不高,PAL需要迅速適應。

為解決地域差異問題,樑景華分別在在上海、深圳以及北京分別設立辦事處,而面對更復雜以及更深層次的問題,樑景華則是靠堅定的信念度過難關。“我們一直相信自己可以度過,並且有能力度過,因為我們一直堅持做具有實用性、有針對性、有品質的設計。除此之外,我們很早就部署了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因此具有相對穩固的架構。”樑景華自豪地說。

恰如他的預判,PAL進入內地市場後不斷地發展壯大。2009年,PAL慶祝成立15週年之際,在上海、深圳和北京3個城市分別舉行PAL設計年鑑巡迴釋出會,皆大獲成功。2011年,PAL榮獲香港商界奧斯卡之稱的Mediazone Group of Publications年鑑《香港最有價值企業》頒發的「卓越企業大獎」。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10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11張

PAL設計年鑑巡迴釋出會

2015年,在公司創立二十年之際,樑景華邀請設計師何宗憲及其設計團隊加盟PAL。對於這一決定,業內人士不免猜測,樑景華是否將退居二線,將PAL託付給下一代“繼承人”?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12張

樑景華(左);何宗憲(右)

事實顯然並非人們所猜測,合夥人的加入,是品牌在時代的發展中力圖保持年輕的做法。而擁有豐富海外專案設計經驗和獨特前衛設計手法的何宗憲,正是PAL開拓國際視野、展望嶄新未來的契機。

兩位合夥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亦師亦友,在接下來的數次合作專案中,二人更是大膽突破了固有思維,為設計創造更多可能性。

例如,在澳洲悉尼 NUBO 教育中心的專案中,二人便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默契,以一種孩童般的心態出發,共同探討如何能夠打造出鼓勵孩子們學習、探索以及發揮想象力的場所。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13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14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15張

澳大利亞悉尼NUBO兒童遊樂中心

當談及公司發展的管理經驗時,樑景華博士提到4點:

第一,創立一間公司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強項與弱項,才知道要增強與彌補的方面。

第二,發揮團隊作用。就好比一支足球隊不是靠一群全能的選手贏得比賽的,而是靠選手間能力的互補完成比賽的。因此,組建團隊一定要增強強項,彌補弱項。

第三,要有規劃、有目標、有視野。你需要一個國際化的視野,去做一個有格局的規劃,併為自己設立相應的目標,公司只需要朝著這個方向一步步向前走即可。

第四,保證員工的穩定性。設計行業中,人才是至關重要的。管理者需要能夠站在員工的角度去思考,提高員工的滿足感,以獲得更高的忠誠度與配合度。

截至今日,PAL的精英設計團隊已近百人,分佈於香港、北京、上海和深圳四地分公司,是大中華區最具規模的設計顧問公司之一。樑景華博士表示,未來PAL也將繼續集中在團隊建設上,將目光投向更廣闊、長遠的未來。

#03

“剛剛好”的簡約

不被定義的設計

和打高爾夫一樣,設計同樣需要揮杆出球時那種“剛剛好”的力量。樑景華在設計上不追求標新立異,而是會“點到即止”,這跟他的性格不無關係,樑景華是一個簡單、隨和、包容的人。

上世紀90年代,內地設計行業的發展存在著明顯的“滯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促使中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建設中”國家。但第一批“富起來”的人們大部分文化素質不高,他們急於脫去貧困的舊衣,裹上華麗的新裝,這促使很多設計師“片面迎合”甲方需求而做出很多“浮誇的”設計,諸如羅馬風、路易十四時期風格等奢靡現象層出不窮。

初涉內地設計市場的樑景華並沒有被這些風氣嚇退,他反對誇張、奢華和浮躁的設計,始終堅守自己的設計價值觀:Simple is the best,簡約的就是最好的。簡約並非簡單,而是用高爾夫球揮杆出球時那種“剛剛好”的力量,適度地省略與留白,能夠一定程度上突出關鍵元素。譬如可以基於現代簡約的格調之上融入文化元素,不但能更好地展現與突出這些文化元素,同時也更容易令人產生文化認同感。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16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17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18張

北京希爾頓逸林酒店

PAL的代表作之一「北京希爾頓逸林」便是巧妙地糅合了現代簡約與傳統文化的佳作。充滿古典韻味的中式漏窗、恣意灑脫的水墨元素以及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圓融”意涵的圓形裝置,皆使空間瀰漫著現代東方的禪意美學。

事實上,中國室內設計發展了這麼多年,風格已經開始走向“返璞歸真”,即逐步進入“沉澱”的階段。就好像以前人們去購買衣服,品牌標籤非常醒目,而現在,服裝設計師們會將品牌標籤“藏”起來,引導人們去欣賞衣服本身,認可設計的價值。

樑景華博士希望設計具備“長存的價值”,換言之,即使歷經歲月的洗禮,好的設計依舊能夠保有格調,呈現出歷久彌新的質感。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19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20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21張

美憬閣酒店(MGallery Hotel)

作為一名香港出身的設計師,樑景華博士常常會被問及是否受到城市文化的影響。他認為,這是不可否認的,這座城市給予了他許多啟發,也帶給了他更開闊的視野。

他告訴我們,香港過往是一個優質的城市,如同大都會般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彙集了不同種族的人,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國際化城市。多元化亦是香港的另一個標籤,人們在這裡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通俗來說,我們今天可以今天吃巴西菜,明天可以吃法國菜。並且由於港島整體面積小、城市密度高,生活也更自由便捷,人們可以上一分鐘還在郊外爬山,下一刻就出現在商場裡逛街。”

正是這樣相對開放、多元、自由的城市文化,培養了樑景華更為國際化的視野以及包容的個性,成為了一個不侷限於單個層面的人,擅於多方位思考,並做到多方面發展。同時,我們在他身上亦可以看到香港精神的傳承,即勤奮、踏實。

回到設計上,他認為設計不應該是一個死板的事情,專案與專案之間必然存在相似性,但也可以找到很多不同點。他不喜歡“被定義”,一直在追求創意、有趣以及不同。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豐富多姿的變化。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22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23張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24張

深圳華僑城創意園PAL’S CLUB派意館

談及未來地產變化趨勢的時候,樑景華博士總結出5點可能性:

第一,精品設計專研。越來越多的客戶希望可以做出標杆性的專案,甚至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因此很多設計公司已經開始專研精品設計。

第二,房地產模組化。未來會出現越來越多市區近郊樓盤,這些小面積的公寓設計會被研究得非常透徹,並形成能夠被複制的模組化的設計。人工智慧也可能會應用其中,沒準還會出現3D列印的樓,這是科技促使進步的體現。

第三,設計風格百花齊放。越來越多不同型別的設計師會出現,給客戶的選擇也更多,而不再是一窩蜂的同一種類型的設計。

第四,偏遠地區、鄉郊、旅遊區附近可能會出現很多度假式的公寓或別墅。這些是需要設計師適應當地的情景,打造因地制宜的獨特設計。

第五,養老專案。老齡化的社會趨勢將促成養老型別的房地產開發,這會是未來房地產重點關注的產品之一。

#04

關於未來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如今樑景華博士雖然不能離港參與到更多專案之中,但是也一定程度上給予了自己身體一個喘息的機會。他坦言,暫別忙碌的飛機生活,他擁有了更規律的飲食習慣,心態上也更放鬆一些,增加了與家人相處以及獨自思考的時間,還重新開始打高爾夫。

關於未來的規劃,一方面,他希望自己可以逐漸放下很多繁瑣的事情,讓生活和他的設計理念一樣也變得“簡約”。另一方面,他希望通過“創基金”、“派意館”等公益專案的進行,繼續聚焦在協助或陪伴青年設計師成長以及將藝術推廣給大眾。與此同時,他將繼續通過講座等形式分享自己多年的經驗與心得給行業。

PDT地產設計趨勢 × 樑景華

* PDT地產設計趨勢=PDT

PDT:精品設計容易遇到抄襲問題,您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嗎?

樑景華:抄襲問題是我們無法避免的。這也是行業內中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一方面對於對於被抄襲者來說,一定是會有衝擊的。但是我本人並不介意被抄襲,因為我會一直不斷地更新自己,當有人在抄襲我的作品的時候,我很可能已經進入到了下一個境界。另一方面,對於抄襲者而言,我首先要奉勸他們不要去抄襲表面的東西,希望他們能夠從精神上、理念上去學習。我可以理解學習的過程是從臨摹開始的,但是原樣照搬肯定不是長遠之策。

PDT:模組化是否會影響設計師職業的生存問題?

樑景華:當然設計師是會越來越難做的,但是個性化的設計是機器做不到的。我認為,設計中的一個關鍵詞是“藝術化”,又或者說是“人性化”。模組化的設計一定是無法彌補人性化的需求的。比如,我選擇一個傢俬,憑藉的是一種感覺,是我個人的美學修養與品味去精挑細選的,這是機器無法完成的。感性是抽象的,而機器只能代替理性選擇,即一些繁瑣的、重複的、公式化的工作。因此,設計師應該集中在人性的關懷與愛心以及藝術的表達上。

PDT:在您的性格成分中,是感性多還是理性多?

樑景華:我是感性多於理性的,大概是60%和40%的配比。一個成功的設計師一定是不能只講求感性的,二者之間需要一個巧妙的平衡。單純理性會演變成平庸的設計,而單純的感性就更加難成大事。管理公司是這個道理,一盤生意真的很需要去思考如何獲得一個平衡才能夠生存。

PDT:公司目前所經營的範圍主要是什麼?

樑景華:主要以房地產為主,其中包括不同型別的房地產,如度假型房地產、養老型房地產。此外,在酒店、教育,乃至餐飲都有著健康發展。比如,最近剛啟動的海底撈集團的餐飲專案,就是為客戶尋求一個形象上的、模組式的改變。

PDT:近年來您熱心設計公益事業,可否向我們介紹一下這些公益專案的發展情況?

樑景華:作為創基金今年的執行董事長,我們追求聚焦在協助或陪伴青年設計師成長。比如,我們有實踐型專案,即由學生或青年設計師設計一些鄉村公益專案,並由創基金落地建設起來。一方面是積極投入到鄉村公益建設,另一方面是能夠幫助仍在成長中的設計師建立更為非商業化的設計理念。此外,我們還有一些線上活動及論壇,可以鞏固正確的設計觀念。而在派意館的發展上,由於疫情導致未能如預期進行。現在準備做Pop up,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短期藝術館。大概會是三個月一個展,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形式將藝術推廣給大眾。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25張

以實現城市品質人居生活為出發點,「地產設計趨勢」定位於地產設計領域,關注全球地產設計趨勢,探索地產設計產品力,發現中國地產好設計。

我們堅持設計的人文理想,以全球化設計視野、專業的地產產品力邏輯來經營該平臺。我們鼓勵推陳出新的研發,真正為人居環境提供優秀的解決方案;我們關注在地產設計領域專研與精耕的人物,讓專業者輸出有價值的觀點;我們報道優秀的地產產品體系、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與軟裝設計作品。

PDT人物 | PAL樑景華:多方位思考,多元化發展 第26張

植根於地產設計領域

橫跨行業產業上下游

高屋建瓴,深刻追溯

回顧過去,正視當下,看見未來

翻開《PDT.人物》訪談集,你將迅速發現這是一座紮根地產設計領域橫跨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研究的智庫,我們與活躍在海內外地產、設計界一線的領軍人物展開深入對話,回溯成功企業發展歷程,發現與分析前沿資訊,同時呈現具有創新意義的行業思考。

#

出品 / PDT地產設計趨勢

總編 / Melody

執行主編 / Sunday Yang

產品總監 / Jeff Jiang

華南主編 / Nina 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