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料企業遇醜聞“龜縮” 危機公關趨危

安居社 人氣:2.34W

抗甲醛塗料被曝誇大功效的事情最近備受各方關注,一些國內塗料企業往往在宣傳時期對產品功效誇誇其談,忽視對產品真實功效的保障,而在負面訊息滿天飛的時候,卻選擇“龜縮狀”,危機公關意識全無。反映出來最歸根結底的一點是對消費者缺乏基本的尊重。

國內甲醛汙染環境催生塗料抗甲醛功能

據一些行業內部熟知國外塗料市場的從業人士透露,在國外塗料市場裡,塗料品牌最強調產品本身的一些基本效能,例如產品本身的環保、無毒性,抗汙、防潮、防黴屬性,以及產品的易潔、耐洗性。此外就是它的塗刷效果,即視覺效果,遮蓋效果,包括它的色彩,它的質感。而在國內,這些基本點往往是被忽略的。

為什麼在國內的塗料企業一窩蜂地將宣傳力道傾注在淨化空氣的環保功效上?其實這是國內甲醛使用過度,汙染嚴重的問題所致,迫使我們消費者現在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塗料產品抗甲醛,低VOC等環保方。家庭主婦們希望牆面清理方便,男主人們期望的牆身幹潔耐用這些基本需求都通通讓位於目前最讓所有家庭揪心的一個需求——保命需求。在國內特殊的環境當中,衍生出特殊的產品需求,而敏銳的商家當然會抓住這樣的需求,為了健康,為了不讓甲醛等汙染物蠶食家人的生命,人們都願意付出多倍的代價。這就正如國內的有機菜供不應求,“壹號土豬”大行其道的緣故。抗甲醛塗料產品正是在這樣的一個惡劣的家裝環保氛圍下應運而生。

目前,每一個品牌在市面上的主打產品一定少不免帶有淨汙染的功能,如果少了這一點,無疑會成為消費者眼中的“殘次品”。一旦打上抗甲醛的名號,產品至少能夠身價大漲。正是因為增加了此項附加值,幾乎所有消費者都得為它從腰包掏出更多的銀子。而消費者實則在產品中享受到的保護作用真的足夠麼?

誇張宣傳監管缺失 消費者如何確信抗甲醛功效?

一些塗料企業在進行產品宣傳時各處奇招,有些做法甚至可說是光怪陸離。例如選擇讓真人表演喝塗料,用塗料炒菜等雷人的方式進行推廣,咋聽之下覺得荒謬可笑,但細細想來,塗料產品的環保效能最受消費者看重,偏偏這方面的效能孰優孰劣無法被直接感知。

目前國內可做“抗甲醛”檢測的機構有僅三家:國家建築材料測試中心、建築材料工業環境監測中心和國家建築裝修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他們根據2008年2月釋出的《室內空氣淨化功能塗覆材料淨化效能JC/T 1074-2008》行業標準來對產品進行檢驗,這一標準僅僅作為推薦標準,而非具有強制執行效力。標準制定時間距今已有5年,一些企業直言,不太清楚標準訂立的依據是什麼,評判的標準是什麼。對於消費者希望能通過標準直觀瞭解到產品的抗甲醛作用能起效多長時間這一疑問,即使檢視產品檢驗報告也無法作出有針對性的解答。

如何能讓這份行業標準具有更清晰的判定尺度,關鍵是讓消費者能夠更好地理解這個標準裡面的一些資料的含義,使得資料更直觀,更能清晰地幫助消費者判定此款產品的抗甲醛功能能否滿足自身的需求,能否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下應對不一樣的淨化需求。

當然,我們不應該把降解甲醛的寄託在塗料產品身上,他本身應該承載的更多的是裝飾性的功能,保護性的功能。然而,既然企業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利用抗甲醛這一賣點使得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購買塗料的這一附加屬性,就應該兌現承諾。而國家也應該儘早把這一行業標準在作更多的研究討論後,訂立更明確的指標,並且上升成為強制執行的國標性質,才能真正保障消費的權益。這不僅僅涉及到金錢,更多的是關乎消費者健康問題。讓消費者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消費判斷,而非被誇大功效的產品矇蔽著,大安主義地認為塗料抗甲醛功能可徹底解決空氣汙染問題。

企業危機公關意識薄弱 缺乏對消費者的基本責任感

在9月底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檢驗結果至今正好一個月的時間裡,絕少塗料企業願意正面迴應此次事件,站出來澄清市場質疑為消費者消除顧慮。迄今為止,只有嘉寶莉集團針對記者提出採訪要求後建立了正式的溝通渠道,並安排了相關管理層與媒體進行正式溝通,迴應相關質疑,為自身產品品質進行澄清。

在記者嘗試接觸企業的過程中,包括美塗士總經理任德忠,華潤市場總監李晶,都無法取得聯絡。他們的手機不接聽,在記者發短息說明採訪用意,表明希望對方能夠出面為負面傳聞作出一些迴應後仍如石沉大海。而有媒體試圖通過華潤公開渠道聯絡採訪,也同樣輾轉在幾個部門的互相推諉中,最後無功而返。當筆者請求展辰集團董事總經理孫金秋接受採訪時,孫金秋友善地提請記者聯絡經典漆全國營銷總心總經理肖志軍,由他負責接待媒體採訪。在記者致電肖志軍說明來意後,肖表示將由市場部發送郵件正式迴應,但其本身不願多談。筆者久候經典漆市場部郵件未果欲尋求肖志軍協助時,肖志軍將電話掐斷拒絕再接聽記者來電。

一些即便沒有牽涉其中的品牌,也同樣對記者敬而遠之。在記者聯絡千色花董事長黃達昌,希望他能對事件作出評價,黃達昌表示稍後再回復筆者,在筆者傳送短訊息提醒以後,亦再無音訊。而紫荊花沈小燕此前並未對事件有所瞭解,她首先緊張地追問的紫荊花有否在被檢測之列,得知名單裡沒有紫金花後沈小燕語言愉悅輕鬆很多,並要求記者傳送事件新聞相關連結到其郵箱,表示在瞭解事件一小時後再作回覆。由於遲遲未收到回覆,筆者次日再度致電沈小燕,對方表示沒有收到郵件,依然未對事件有所瞭解,請記者再度傳送新聞連結到其郵箱,而當記者要求沈將郵箱地址以簡訊傳送過來以確保不再寄失郵件時,沈亦欣然同意,但其後即了無訊息。

這一眾被波及或者未被波及的品牌負責人對事件所表現出的迴避,冷漠的態度,表明許多國內塗料企業並未真正把自己與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所關聯起來。只有在宣傳時願意花盡心思去為自家產品叫好,而當產品被指存在問題,尤其是在遭遇如此影響重大的負面訊息時,更是簡單粗暴地採取“龜縮”政策,選擇不迴應以逃避面對消費者的責問。一些雖然未被中消協抽檢,但同樣屬於擁有抗甲醛塗料產品的企業,不願意面對媒體,同樣讓人失望。

無論是為了企業自身產品證清白,還是為了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各家品牌都應該帶著更有責任感的心態去耕耘打拼。若只在消費者無法進行有效檢測,無法監督的產品效能宣傳的前提下一味誇誇其談,重宣傳不重產品效果,而在面臨檢測結果不及格,遭受市場質疑時卻集體噤聲,這樣的整個行業態勢無疑是無法健康發展的。

對消費者存有基本的尊重和責任感,認真對待公共關係問題,在公關危機發生時積極應對、致力於建立良性的媒體溝通渠道,是現代品牌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其中任何拓展出來的學問都必須建立在一個企業對社會對消費者的良知之上,縱觀各行各業在面對公關危機時都逐步在學習更坦誠更開放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也許自認為低調的塗料行業,在悶聲賺錢的同時,更應該學會對消費者付出更多的誠意和尊重。

(網易家居記者 黃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