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樓市成交大跌,一二線卻回暖,究竟是為何

安居社 人氣:9.46K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各大機構紛紛出爐各大資料,在這些資料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三四線樓市成交量大跌,一二線卻回暖的跡象。那麼,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2019年春節假期,房企普遍調降新推案力度,過去兩週(1月28日至2月10日)44個重點監測城市新增供應量明顯回落,同比下降29%。但不同城市的表現會不同,一二線城市已開始回暖,而三四線則在加速下滑。因為經過此輪大漲,三四線城市的購房需求已大為減弱,而經過兩年調整的一二線創造需求的能力走強。房企需做好準備。

1月,中國百強 房企銷售規模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中TOP50企業下滑幅度明顯,權益銷售規模較去年同期下滑10.7%。1月百強 房企中有超3成房企的權益銷售金額同比下滑,特別是目前房企在售專案個數相比去年大幅提升的情況下,整體的銷售表現仍不盡如人意。在這些房企中,有13家房企的權益銷售金額降幅超30%,22家房企的降幅在30%以內。

三大龍頭房企的銷售額出現了大幅下滑。資料顯示,1月,萬科合同銷售金額為488.8億元,恆 大合約銷售金額為431.7億元,碧桂園歸屬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為330.7億元,三家當月銷售額均同比負增長近30%。

在樓市降溫後,土地市場也跟著轉冷。中原地產研究中心資料顯示,1月40個一二線城市賣地2525.9億元,比2018年同期下調15.4%,環比下調32.4%。張大偉稱,整體看,近幾個月熱點城市土地成交額同比漲幅放緩,平均土地溢價率上,40個城市中有32個城市溢價率下調,熱點城市的土地溢價率基本降至10%左右。

相關資料顯示,1月份全國300個城市共成交土地1958宗,環比減少43%,同比減少1%;成交土地面積8191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1%,同比減少3%。全國300個城市成交樓面均價為2000元/平方米,環比減少6%,同比減少19%;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成交樓面均價為3506元/平方米,環比減少8%,同比減少26%。

有業內人士指出,1月的土地市場降溫,一方面受臨近春節的影響,企業拿地節奏放緩;另一方面則是市場整體降溫,土地流標現象增多,對房企心態造成影響,致使拿地積極性下降。

剛剛過去的春節,全國範圍內共產生了12.4億筆“候鳥型消費”(指春節期間在非常駐地的微信支付消費)。資料顯示,四至六線城市40%以上(注意,這裡的分母是四五六線城市的微信支付總人口數量)的微信支付是由非常駐地人群的支付構成,三線城市的“候鳥型消費”也佔到了36.1%!

過去幾年,過年返鄉置業一度非常流行,部分城市春節期間的住宅成交量幾乎可以佔到全年的30%以上。某20強房企高階副總裁透露,去年春節期間,他們公司發起了以三四線城市為主的“搶春運動”,業績超過50億元,如果不是貨源不足,銷售業績會更加亮眼!

可是,今年的返鄉置業格外的冷,因為需求在快速萎縮。某大型房企在江西永新縣的市場率達到20%,過去幾年春節長假期間的銷售都挺*爆,今年的到訪率卻同比大幅下跌50%!惠州、韶關、台州等地成交量更是同比暴跌超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