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安居社 人氣:5.11K

【前言】進入冬天,天氣愈發嚴寒,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也要來臨了。“冬至”有“冬日臨至,陽氣生髮”的寓意,是一年當中最為寒冷的日子之一。在養生學上,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因為“冬至一陽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天冷易凍傷,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往往會病情加重。在日常起居生活中,應當更為注意對寒冷的抵禦,兼補陽氣,調養生息。

part1 國學開講

冬至,俗稱“冬節”、“亞歲”等,這是一年中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由周至秦漢,曆法一直以冬至日作為歲首。古人們最初過“冬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即便到夏曆盛行,冬至和正月區分開來之後,古人對“冬至”仍然十分重視,在《清嘉錄》中,還有“冬至大如年”之說。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地方保留著將冬至作為“小年”的習俗,在這一天裡,拜冬祭祖,宴飲慶賀。

冬至習俗有四。一是祭祀賀冬。漢代,冬至被列為令節。文學家祭邕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四民月令》雲:冬至“進酒餚,及渴賀君師耆老,如正旦。”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二是九九消寒。在冬至漢族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數九”的習俗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九九歌”的產生和流傳由來已久”,到明代,又發展出“畫九”、“寫九”的習俗,使九九消寒不僅是一項科學記錄,更變成一項有趣的“熬冬”遊戲。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2張

三是節令食俗。冬至有著獨特的食俗文化,較為普遍的有北方吃混沌餃子拜冬,南方吃團圓慶賀團圓。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意味著團圓、圓滿。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3張

四是尋根祭祖。在我國南方的閩南潮汕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冬至祭拜祖先的習俗。在臺灣地區,人們冬至會用由糯米粉製作而成的九層糕祭祖,同宗宗親會齊聚宗祠,大擺宴席,相互聯絡。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4張

part2 居家養生

冬至這一天是陽氣上升的最佳時節。《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最易吸收營養,所以冬至最宜進補。

冬至陽氣初生,該如何補陽氣呢?首先,應注意防寒,在溫度較高的室內也要尤其注意保暖,如有條件可在家中安裝地暖或採暖爐調節室溫。在衣著上也要有所講究,家居服應以保暖透氣為宜,還可增加一件厚背心,有利於保護心、胃和肺部,不致受寒。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5張

此外,冬令進補是我國曆史悠久的民間習俗之一。“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這一諺語流傳已久。而個人體質有陰陽寒熱之別,臟腑氣血的盛衰更是千差萬別,具體如何進補則應根據體質差異有所調整。不過總體而言,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因此宜食溫熱之品保護脾腎,如食用糯米、大棗、桂圓、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6張

起居方面,應當遵循“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的原則,養神安神,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早睡晚起,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同時要靜神少慮,避免過度疲勞,保持心情的曠達樂觀。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7張

part 3 風水宜忌

1、催旺財運的家居風水佈局

中國傳統風水學認為冬季陰生陽衰,本宜“藏”而不宜動,惟有冬至之後,陰極之至,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此時開運旺財,能起到最佳效果。家中財位可擺放招財利器貔貅,凡收入浮動者皆有神效,能讓你招財進寶,一旺再旺。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8張

2、催旺桃花姻緣的家居風水佈局

由於冬至陰陽二氣變化驟巨,在這天男女關係會顯得格外敏感、複雜。房間植物不宜用小葉類,小花小草,這代表著瑣碎事會影響感情。乾燥的花不宜擺在家裡,會產生“死氣”,讓空間的氣枯萎,愛情也會變枯萎。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9張

3、催旺事業功名的家居風水佈局

在風水學上客廳代表明堂,宜寬敞明亮,特別是那些做事業的人明堂必須得大些。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10張

4、利於添丁求子的家居風水佈局

冬至這個月九紫星飛臨的東南方位,遇水寒剋制,吉運大為削弱,直接影響家中子嗣香火的凶吉,需格外注意,因為水為火的剋星,本月東南方切忌“加水”,可擺放一些喜慶紅火的物件化解,例如紅色的地毯等,助運氣美滿。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11張

5、利於健康吉運的家居風水佈局

頭朝向有講究,夏至朝南,冬至朝北,是一種養生之術,而且是長壽老人的祕訣之一。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12張

par4 溫暖過冬

每年寒冬,隨著冬日氣溫的驟降,關於“如何禦寒”的話題總是能輕易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生活中諸如暖寶寶、採暖爐和空調之類的取暖神器紛紛登上舞臺。不同人有不同的防寒妙招,北方人靠著完善的室內供暖設施抵禦嚴寒,南方沒有暖氣,卻也有著採暖爐、暖氣空調等禦寒神器,就連沒有地暖沒有各種“神器”的古人,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禦寒方式。

01.北方人如何過冬?

北方的冷是物理攻擊式的“乾冷”,雖然室外溫度時常低於零下,但由於有著強大完善的室內供暖系統,冬天的北方室內依舊溫暖如春。在室內,人們只需要穿件薄薄的毛衫就足夠了。此外,北方人也會盡可能減少在室外活動的時間,如有不得已的狀況,也會穿上厚厚的羽絨大衣甚至戴上圍巾口罩,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再出門。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13張

02.南方人如何抵禦溼冷?

南方沒有統一的室內供暖系統,室內和室外溫差不大。南方的冷是一種由內向外滲透的溼冷,悽風冷雨格外陰冷。因此在室內,有條件的人家會安裝採暖爐、暖氣空調等設施來調節室溫,電熱毯、熱水袋、暖手爐也是冬日居家必備的單品。在我國南方的川湘一帶,還有通過食用辣椒與火鍋禦寒的習俗留存。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14張

03.我國古人冬日如何禦寒?

古代沒有地暖、沒有采暖爐,沒有任何取暖神器,那機智的古人是如何憑藉自己的智慧度過寒冷的冬日的?首先,有些種植花椒的地區人民將花椒視為防寒保暖的材料,在冬天將其搗碎和成泥,糊到牆壁上形成保溫層。古人修建房屋還會特意修一層“火牆”,將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牆下挖有火道,將火的炭口設於屋外的廊簷底下,再在炭口裡燒上木炭,熱力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屋內。除此之外,古代的貴族鄉紳家庭還有古色古香的暖手爐可供取暖。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15張

04.北極之地的人們如何禦寒?

愛斯基摩人,生活在北極地區,又稱因紐特人。作為生活在這個星球上最寒冷的地區之一的人群,愛斯基摩人是怎麼做到抵禦嚴寒的?在寒冷的北極圈,愛斯基摩人在冬天來臨之前,都要建造冰屋。冰是熱的不良導體,能很好地隔熱,不讓屋內的熱量發散至屋外,沒有窗戶的冰屋也能大大減少屋內外空氣的對流,大幅度的提升室內的溫度。

冬至最佳養生時 團圓潤養兩不誤 第16張

【結語】冬至在國人心目中一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都說“冬至大如年”,冬至的餃子和湯圓,就和除夕的年夜飯一樣,是團圓的象徵與符號。這是一個團圓的佳節,也是一個養生的節氣。在養生學上,冬至代表著陰陽二氣的轉化,是補陽氣的最佳時節。我們應當抓住時機,調養身體,做到團圓養生兩不誤。

本文內容由“中國第一時尚家居網站”本站獨家提供。